苏交科设计绵茂路,挑战工程极限!
苏交科设计绵茂路,挑战工程极限!
绵茂路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条重要公路,全长56公里,起于绵竹市汉旺镇,止于茂县光明镇,穿越龙门山地震断裂带,被誉为“世界上最难修建的公路之一”。这条公路的建设历时15年,于2023年12月27日正式通车,结束了德阳市与阿坝州“相邻不相通”的历史。
苏交科:攻克工程极限的幕后英雄
绵茂路的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项目沿线分布着4条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频发,施工条件极其恶劣。苏交科作为该项目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了最为艰巨的任务。
苏交科团队在项目中展现了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他们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如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和地质雷达等,对复杂地质条件进行精确勘察。在设计阶段,团队运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优化路线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工程技术创新:突破地质极限
绵茂路的建设过程中,苏交科团队遇到了多个世界级的工程难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如何在活动断裂带上建设桥梁和隧道。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活动断裂带桥梁设计理论”,通过设置可更换的耗能装置,使桥梁在地震时能够吸收能量,避免结构破坏。
在隧道建设方面,苏交科提出了“双层衬砌结构”设计方案。这种结构能够在地震发生时,通过外层衬砌吸收地震能量,保护内层衬砌和行车安全。这一创新设计不仅解决了地震断裂带隧道建设的世界性难题,还为未来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绵茂路穿越多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苏交科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环保因素,采用“以桥代路”和“以隧代路”的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项目还采用了多项绿色施工技术,如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系统,确保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从单一到综合:苏交科的转型升级
绵茂路项目的成功,不仅是苏交科在工程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其转型升级的缩影。从最初的单一公路设计,到如今涵盖水运、市政、铁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企业,苏交科通过持续创新和改革,不断拓展市场并建立适应竞争的企业管理机制。
绵茂路的建成,不仅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更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区域发展。苏交科作为这一世纪工程的主要参与者,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