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庙会:年味最浓的地方!
盛京庙会:年味最浓的地方!
2025年春节期间,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再次热闹非凡。以“当红不让,巳巳如意”为主题的皇寺庙会如期而至,吸引了数万市民和游客前来感受浓厚的年味。作为沈阳市规模较大、历史较早的喇嘛庙,皇寺庙会不仅是一场简单的庙会,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皇寺庙会:300年历史的传承
皇寺庙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36年(清崇德元年)。那一年,清太宗皇太极赐建实胜寺,这座位于和平区皇寺路206号的喇嘛庙,见证了沈阳300多年的沧桑巨变。每年正月上旬,皇太极都会亲自到皇寺拜佛,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乾隆皇帝更是四次东巡,每次都必临皇寺拜佛,并留下《题实胜寺》诗:“天聪建年后,蒙古曰观来。是皆奉佛者,梵宇于是开。神道而设教,易语理最该。圣人岂外兹,所谋远且恢。是寺名实胜,徵明德胜回。上下同努力,成功资众财。”
皇寺的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整个寺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分为前后两进院落。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和大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配殿、玛哈噶喇佛楼、经堂及僧房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玛哈噶喇佛楼,这是专为供奉玛哈噶喇金佛而建的。金佛高约一尺二寸,重64.5市斤,呈古铜色,造型极为生动。虽然金佛在1946年被盗,但1990年重塑的金佛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庄严与神圣。
盛京庙会:满汉文化的交融
作为清朝的发祥地,盛京(沈阳)的庙会自然少不了满族文化的元素。在庙会上,你可以看到身着满族服饰的艺人表演萨满舞,听到悠扬的满族民歌,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满族美食,如萨其马、打糕、小鸡炖蘑菇等。这些满族文化元素与汉族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展现了盛京独特的文化魅力。
除了满族文化,盛京庙会还保留了许多汉族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庙会上的花灯展就极具特色。花灯上不仅有传统的生肖图案,还有满汉文对照的书法对联,展现了满汉文化的交融。此外,庙会上还有剪纸、皮影戏等传统手工艺展示,让游客在欣赏的同时,还能亲手体验制作的乐趣。
东北特色:热气腾腾的年味
盛京庙会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热气腾腾的东北美食了。在庙会的小吃街上,你可以看到一串串糖葫芦在阳光下晶莹剔透,闻到炸糕和豆腐脑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听到烤串摊位上滋滋作响的声音。当然,最不能错过的还是东北特色小吃——酸菜白肉锅。在寒冷的冬日里,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酸菜白肉锅旁,感受着浓浓的年味,是每个沈阳人最幸福的时刻。
除了美食,盛京庙会的花灯展也是一大亮点。花灯的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既有传统的生肖灯、宫灯,也有创新的LED花灯。灯谜活动更是将庙会的气氛推向高潮,游客们围在灯谜前,争先恐后地猜谜语,欢声笑语不断。
跨越海峡的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盛京庙会不仅吸引了本地市民,还吸引了许多来自台湾的游客。一位来自台湾的游客罗鼎钧表示:“作为一名台湾同胞,在东北过元宵节带给我一场别样的文化交流与体验。沈阳老北市的皇寺庙会和锦州古塔庙会,以其独特的北方年味、传统民俗表演、美食文化和花灯展览,让我感受到新奇的节日氛围。”
盛京庙会不仅是一个展示东北文化魅力的平台,更是一个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庙会,两岸同胞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增进相互理解和认同。
结语
盛京庙会,这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传统民俗活动,如今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它不仅是沈阳人过年的重要仪式,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满汉文化的交融,体验到最地道的东北年味,更能看到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记忆。正如一位游客所说:“盛京庙会,是年味最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