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国保:安邱堌堆遗址与昌邑故城址
菏泽国保:安邱堌堆遗址与昌邑故城址
菏泽,这座位于鲁西南的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数千年的文明积淀。从新石器时代的堌堆遗址到汉代的古城址,从精美的石坊到古老的墓葬群,菏泽的历史文化遗迹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安邱堌堆遗址:4500年的文明印记
安邱堌堆遗址,这处距今约4500年的文化遗存,位于菏泽市东南12公里处。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承载着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以及商文化的珍贵信息。
遗址中发现了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早商和晚商依次叠压的文化层。其中,龙山文化的房址分布密集,为研究龙山文化聚落提供了重要材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门道下发现的人祭现象,为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
岳石文化的发现填补了鲁西南地区龙山文化与商文化之间的缺环,将岳石文化的分布范围扩大到山东省的西南边缘。这里的岳石文化被命名为“安邱类型”,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
遗址经过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陶盆、碗、罐、鬲、瓮、器盖等陶器,以及打制粗糙的石器、磨制精美的石斧、蚌镰、蚌刀等工具。这些遗物为我们还原了先民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的社会面貌。
昌邑故城址:汉代古城的雄伟遗存
昌邑故城址,这座西汉时期的都城遗址,位于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作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见证了汉代的辉煌历史。
故城址呈方形,四面城墙保存较为完整。东墙长1.27公里、南墙长1.71公里、西墙长1.41公里、北墙长1.45公里,城墙宽度均在31米左右,现存高度多在4-6米之间。城墙底部普遍在地表下约6.3米,显示出古代工程的宏伟规模。
城内发现了大量汉代遗物,包括青瓦、小鼻罐、浅盘细柄豆、壶、铜镞、铁柱、弩机、陶井圈等。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城市的繁华景象。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石磨、石槽、房屋基址、酿造窑址等,展示了古代居民的生活方式。
昌邑故城址不仅是汉代重要的政治中心,还是全国49处官办工业中心之一。战国至魏晋时期,这里曾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冶铁贸易中心。汉景帝时期,这里曾是山阳国的都城;汉武帝时期改为山阳郡;天汉四年,又改为昌邑国,封刘髆为昌邑王。
菏泽的堌堆遗址群:鲁西南的文化明珠
菏泽地区分布着众多堌堆遗址,其中鲁西堌堆遗址约400处,菏泽就占了184处。这些堌堆遗址见证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历史变迁。
山东大学等机构在菏泽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发现了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遗存。例如,在青邱堌堆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房址,这些房址呈圆形或圆角方形,土坯墙内外涂有类似商代垫土的黄色泥,地面层层铺垫,每层之间有烘烤形成的烧土硬面。这些发现表明,至少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其他重要遗迹:菏泽的历史瑰宝
除了堌堆遗址和古城址,菏泽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例如,仿山墓群是西周至汉代的古墓葬,位于定陶县城北6公里处;百寿坊、百狮坊是清代的古建筑,位于曹县牌坊街;刘氏石坊和申氏石坊是清代的石坊建筑,分别位于成武县白浮乡徐官庄和张楼乡徐老家村。
这些遗迹共同构成了菏泽丰富的文化遗产,展现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文明发展脉络。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
菏泽的历史文化遗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明,它们见证了菏泽从远古到现代的发展历程。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菏泽的骄傲,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保护好这些遗迹,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记忆,传承我们的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