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辟谣“人造鸡蛋”:成本高昂难量产,这些方法教你辨别真假
专家辟谣“人造鸡蛋”:成本高昂难量产,这些方法教你辨别真假
近日,一则关于“人造鸡蛋”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视频中展示了一小时能生产六万个、每天八十万粒的“人造鸡蛋”生产线,声称成本仅需1毛钱。这让不少网友担心自己可能会买到这种低成本的“人造蛋”。然而,专家已经辟谣指出,目前的技术水平尚无法制作出以假乱真的“人造鸡蛋”。
为什么“人造鸡蛋”难以实现?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姚俊峰表示,从技术角度看,如果要制作可以食用的人造鸡蛋,成本远高于真实的鸡蛋。而且,目前的技术手段还无法还原天然蛋壳。在部分所谓“人造鸡蛋”的视频中,几乎看不见“人造蛋壳”的细节。有的是镜头对着“蛋壳”一晃而过让人难辨真假,有的则一眼即可看出人造的蛋壳,与真实蛋壳有差异。
此外,所谓的“人造鸡蛋”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它们可能含有化学合成品的味道,而且制作成本大约是真鸡蛋的4倍。这些“人造鸡蛋”很可能是展示用的样蛋,看起来很像但不能食用。那些人造鸡蛋隔着屏幕或许觉得像真的,可如果拿到面前,普通人也能识别。
如何辨别真假鸡蛋?
虽然“人造鸡蛋”目前还只是谣言,但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劣质或变质的鸡蛋。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真假鸡蛋,这里总结了几种简单易行的辨别方法:
观察外观:真鸡蛋的蛋壳较为粗糙,有一层类似霜状的粉末,且无破损。如果蛋壳光滑,可能鸡蛋放置时间较久。同一品种鸡蛋颜色深浅不影响营养,无需过于纠结蛋壳颜色。但如果蛋壳出现灰黑色、有霉斑或斑块,很可能鸡蛋已变质。
晃动听声:用两指夹住鸡蛋靠近耳边轻轻摇晃,新鲜鸡蛋没有声音,不新鲜的鸡蛋因蛋液变稀变少会有声音及轻微响声。
检查气室:真鸡蛋在大头处会有一个小气泡,这是天然形成的气室。而假鸡蛋通常没有这个特征。
观察蛋黄和蛋清:假鸡蛋的蛋黄和蛋清容易分离,真鸡蛋则较难分离。此外,假鸡蛋的蛋清较稀,真鸡蛋的蛋清则较稠。
闻气味:真鸡蛋会有隐隐的腥味,而假鸡蛋则会有一股化学药味。
理性对待食品安全信息
面对各种食品安全信息,我们既要保持警惕,也要理性对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鸡蛋,注意观察细节,运用科学方法辨别。不要轻易相信网络谣言,多参考权威机构和专家的意见。
同时,也要理解鸡蛋的生产过程。比如,散养的土鸡并不是每天都会下蛋,鸡的心情、饮食和天气都会影响产蛋量。一只土母鸡一年的蛋量只有100-150个,而专门的蛋鸡一年能产300多个蛋。这些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鸡蛋,也能让我们更加珍惜食物。
总之,关于“人造鸡蛋”的担忧可以暂时放下了。但作为消费者,我们还是要保持警觉,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辨别食品真伪,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