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筑牢酒驾防线?这些措施很靠谱!
企业如何筑牢酒驾防线?这些措施很靠谱!
酒驾醉驾,不仅是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更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漠视和侵害,一定要摒弃侥幸心理,杜绝酒驾醉驾。近年来,酒驾醉驾引发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不仅给当事人及其家庭带来巨大伤害,也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安全。为有效防范员工酒驾醉驾行为,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企业应将禁止酒驾醉驾纳入日常管理制度,形成常态化机制。例如,徐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睢宁分公司在《安全生产责任状》中加入“杜绝酒后驾车”的条款,组织全体员工进行签订。同时,企业还应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酒精测试,特别是在节假日等重点时段,保持严管严查的高压态势。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交通安全培训,邀请交警部门专业人员进行专题授课,讲解酒驾醉驾的危害性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案例分析、视频观看等形式,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国网平和县供电公司通过主题党日、班前会等多种形式强化对酒驾醉驾纪法知识的学习和宣贯,有效提升了员工的遵纪守法意识。
创新宣传教育方式
企业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例如,通过微信、短信、电子显示屏等渠道推送酒驾醉驾的危害和相关处理规定;制作短视频、快板说等创意作品,在电梯等公共场所滚动播放;组织员工签订承诺书,强化自我约束。新津供电公司通过廉洁文化阵地、微信工作群持续推送典型案例,并策划制作“酒驾醉驾快板说”短视频,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建立家企联动机制
家庭是预防酒驾的重要防线。企业应积极与员工家属沟通,共同做好酒驾预防工作。例如,徐州睢宁三新公司向全体员工及其家属发放廉洁家书,倡议大家“常怀敬畏之心、拒绝酒驾醉驾”。企业还可以通过组织家属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增强家属的监督意识,共同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工作生活环境。
加强源头防控和日常管理
企业应将酒驾预防纳入日常管理制度,形成常态化机制。例如,国网平和县供电公司坚持日常严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采取随机性酒精测试、节日值班夜查等措施,持续保持严管严查高压态势。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公安交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员工的违法违纪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
强化纪律约束和责任追究
企业应将酒驾醉驾纳入员工绩效考核和奖惩体系,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理。例如,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对违规问题严肃考核,消除侥幸心理和隐患。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地方纪委监委的协作联动,强化干部员工“八小时之外”的教育监督,引导干部员工树立正确“三观”,主动净化“朋友圈”,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利用经济手段提高违法成本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有关规定,自2010年3月1日起,我国逐步实行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费率联系浮动制度。其中,饮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一次上浮的交强险费率控制在10%至15%之间,醉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一次上浮的交强险费率控制在20%至30%之间,累计上浮的费率不得超过60%。这一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加大了酒后驾驶的违法成本,是利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惩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重要举措。
企业预防员工酒驾醉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员工、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建立家企联动机制、加强源头防控和日常管理、强化纪律约束和责任追究等措施,可以有效防范酒驾醉驾行为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健康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坚决抵制酒驾醉驾,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