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碗烩面一碗汤,最是河南年味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碗烩面一碗汤,最是河南年味长

引用
澎湃
15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427307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2GQ0DPB05148SQ5.html
3.
https://www.sohu.com/a/847138832_121924581
4.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738373880168955.html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MQFLDL2052590Q7.html
6.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92516503.html
7.
https://www.sohu.com/a/832558472_120455300
8.
https://mt.sohu.com/a/856064376_121956422
9.
https://www.zhoukou.gov.cn/page_pc/zjzk/zkyx/mstc/article32f3d0495a004a51bbfbc9fd086ff54c.html
1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817/07/36778017_778893911.shtml
11.
http://www.shaojianwang.com/jingyan/show-8003.html
12.
http://gaoqunsheng.cn/
13.
http://www.shaojianwang.com/jingyan/show-6214.html
14.
http://m.wz1998.cn/zxzz/4969.html
15.
https://www.gaoqunsheng.cn/post/gqshulatzuof.html

春节前夕,随着一声声汽笛长鸣,数以万计的游子从四面八方涌向郑州火车站。他们怀揣着对家的思念,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那一碗热腾腾的烩面,或是那碗香辣可口的胡辣汤。对于许多河南人来说,只有吃到了这两碗面,这个年才算真正开始。

01

两碗面的非遗之路

郑州烩面和逍遥镇胡辣汤,这两道美食承载着河南人的乡愁,也见证了中原大地的饮食文化变迁。

郑州烩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被称为“萧记三鲜烩面”。2021年,郑州烩面入选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合记烩面作为代表,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赢得了广泛认可。

相比之下,逍遥镇胡辣汤的历史更为悠久。据《西华县志》记载,这种香辣可口的汤品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2021年6月,周口市西华县胡辣汤制作技艺更是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2

美食背后的匠心

一碗正宗的郑州烩面,从选料到成品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首先,要用羊骨架和羊肉熬制高汤,加入花椒、八角、桂皮等十几种香料,经过5个小时的慢火炖煮,才能熬出一锅浓郁的羊肉汤。面团则需要反复揉搓,饧面,最后在面片上抹上少许色拉油,才能保证面条的筋道和弹性。煮面时,厨师会将面片拉成长约3米的薄片,再撕成宽约3厘米的面条,下锅煮制。一碗烩面,从熬汤到拉面,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逍遥镇胡辣汤的制作工艺同样考究。首先要将面粉揉成面团,反复洗出面筋,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然后,将羊肉、面筋、粉条等食材与30多种中药材一起熬煮,最后加入胡椒粉、五香粉等调味料。一碗正宗的胡辣汤,汤汁浓稠,色泽红亮,香气扑鼻,辣而不燥,回味无穷。

03

春节餐桌上的“河南味道”

春节期间,无论是郑州的街头巷尾,还是逍遥镇的早餐店里,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一碗热腾腾的烩面,或是香辣可口的胡辣汤,不仅是河南人早餐的首选,更是他们迎接新年的传统方式。

对于许多在外打拼的河南人来说,这两碗面不仅是简单的食物,更是家乡的味道,是亲情的象征。每年春节,他们都会带着家人,回到家乡,品尝这熟悉的味道,感受家的温暖。

04

一碗面,一座城

郑州烩面和逍遥镇胡辣汤,一北一南,一柔一辣,代表了河南饮食文化的两个侧面。烩面的柔韧,象征着河南人的坚韧;胡辣汤的香辣,体现了河南人的豪爽。这两碗面,不仅是河南的美食名片,更是河南人精神品格的写照。

春节将至,无论你是在郑州的街头,还是在逍遥镇的早餐店里,不妨停下脚步,品尝一碗烩面,或是一碗胡辣汤。让这熟悉的味道,带你感受河南的年味,体会家的温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