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警惕!这种通过老鼠传播的疾病,严重可致命!如何预防看这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警惕!这种通过老鼠传播的疾病,严重可致命!如何预防看这里→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2671222_121106994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传播。该病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流行性出血热的定义、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流行特点以及预防措施。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在我国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林区以大林姬鼠为主。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汉坦病毒主要是通过接触啮齿类动物及其排泄物经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还能够以螨为媒介传播,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

  • 接触传播:被带毒鼠类咬伤,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带毒鼠类的尿、粪、唾液或血液。
  • 呼吸道传播:含有汉坦病毒的鼠类尿、粪、唾液污染了尘埃形成气溶胶后被人通过呼吸道吸入。
  • 消化道传播:食入被带毒鼠类的尿、粪、唾液污染的食物或水。
  • 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
  • 虫媒传播:寄生在携带病毒的老鼠身上或洞中的螨虫叮咬人,可使人感染。

流行性出血热有哪些表现?

出血热发病初期症状与感冒类似,发烧、浑身酸痛等。但流行性出血热起病急,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症状,高热达38℃以上;出现“三红三痛”(颜面、颈部、胸部红;头痛、腰痛、眼眶痛);还会引起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全身水肿、尿少、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表现;可出现眼结膜、上颚黏膜和腋下皮肤等部位点状或片状出血点;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流行性出血热有什么流行特点?

出血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呈现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姬鼠传播者以11次年1月为高峰,57月为小高峰,家鼠传播者以3~5月为高峰。病例分布广泛,东北三省、山东、陕西等省发病人数相对较多,我省每年也有多地报告。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为男性青壮年,在田间、野外、建筑工地工作的人群由于暴露于鼠的机会更大,因此更容易感染。

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防鼠、灭鼠是关键

要注意住宿、生活、学习、工作及餐厅等场所的防鼠、灭鼠工作。要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贮藏等工作,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紫外线、乙醇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具有杀灭作用。春季应着重灭家鼠,初冬应着重灭野鼠。野外活动时注意不要被老鼠咬伤,减少到鼠、螨栖息地活动或与之接触。

养成好卫生习惯

要注重家庭卫生清洁,最大限度降低鼠类滋生条件;在打扫老鼠的排泄物时,也应该做好保护措施,例如戴手套和口罩;在吃不需要去皮的水果时,也应该保证已经充分清洗干净;喝易拉罐装的饮料时最好使用吸管,避免嘴巴直接接触罐口;勤洗手,保证手部卫生;不到草地上嬉闹玩耍,避免接触老鼠的粪便及尿液;时常曝晒被褥,防止滋生螨虫。

有症状及时就诊

曾接触过老鼠、被老鼠咬伤、破损皮肤接触过鼠污染的器物、吃过被鼠咬伤的食物,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三红三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主动告知医生暴露史,避免误诊或延误治疗造成重症或死亡。

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有效的手段。出血热疫苗的接种人群一般在16-60岁,出血热高危地区人群、疫区居民及进入该地区人员可接种;一般疫区的林业工人、水利工地民工、野外宿营工作人员和部队官兵等也应接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