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推荐:宝宝咳嗽的正确处理方法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推荐:宝宝咳嗽的正确处理方法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版)》指出,对于急性咳嗽患儿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药物、祛痰药物、支气管舒张剂及镇咳药物,仅对疑似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推荐使用支气管舒张剂进行诊断性治疗。这一权威指南为家长们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向。
宝宝咳嗽是让许多家长焦虑的问题,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过敏、环境因素等。正确处理宝宝咳嗽,需要先了解咳嗽背后的原因。
宝宝咳嗽的常见原因
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支气管炎等,是儿童咳嗽最常见的原因。病毒感染会导致呼吸道炎症,刺激咳嗽反射。
哮喘:季节交替时易诱发,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尤其是在夜间或运动后加重。
肺寒或肺热:中医认为受凉或内热也可能引发咳嗽。肺寒咳嗽表现为干咳、无痰或少痰,白痰;肺热咳嗽则有黄痰、粘稠、不易咳出。
过敏:对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的反应,可导致过敏性咳嗽。
胃食道反流:胃酸刺激喉部引发的咳嗽,常见于喂奶后或平躺时。
异物吸入:小物体误入气管也会引起咳嗽,需要立即就医。
科学处理方法
观察症状
注意咳嗽类型(干咳或有痰)、伴随症状(发热、呼吸困难等),以便判断病因。如果咳嗽持续不愈或伴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家庭护理
保持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咳嗽。
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对于缓解咳嗽很有帮助,能让痰液变得不那么黏稠,更容易咳出。
饮食调理:多给孩子吃一些润肺的食物,比如雪梨、百合、甘蔗,银耳汤等,甜甜的,孩子也喜欢。
后背拍痰:让宝宝趴在大人肩膀和后背上,从下而上有节奏的叩击背部。饭后不能立马拍。可以在晨起,或者饭前半小时、饭后2小时拍背。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一定不要熬夜
科学用药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祛痰药、抗组胺药或抗生素等。不建议自行购买止咳药,尤其是对于6岁以下的儿童。
中医调理
可以尝试一些温和的中医调理方法,如:
盐蒸橘子:适用于肺热咳嗽,有化痰止咳的效果。
白萝卜炖雪梨:润肺止咳,适合干咳无痰的情况。
梨汤:传统润肺止咳饮品,适合各种类型的咳嗽。
注意事项
忌口:避免辛辣、甜腻食物,这些可能刺激喉咙加重咳嗽。
保暖: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避免烟雾:二手烟会刺激宝宝呼吸道,加重咳嗽。
适度运动: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引发咳嗽。
宝宝咳嗽虽然常见,但科学处理至关重要。家长应保持冷静,通过观察症状、合理护理和及时就医,帮助宝宝早日康复。记住,每个宝宝的情况不同,处理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咳嗽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