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交警隐蔽执法引热议:合法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交警隐蔽执法引热议:合法吗?

引用
新华网
12
来源
1.
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21-04/09/c_139869081.htm
2.
http://news.sina.com.cn/z/kdjiaojzf/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12159
4.
https://news.sina.com.cn/o/2005-07-06/09306364340s.shtml
5.
http://sh.people.com.cn/n2/2025/0205/c134768-41126788.html
6.
http://news.sohu.com/20090811/n265867372.shtml
7.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324/c70731-24715467.html
8.
https://gaj.sh.gov.cn/shga/wzXxfbGj/detail?pa=f2f2b83efbd0c57bf89cd8d0bb43e938
9.
https://gat.ln.gov.cn/gat/zwgk/zfxxgk/fdzdgknr/jyta/srddbjy/sssjrdlchy2022n/5A62E01F25EB485A973CA222A6015935/index.shtml
10.
https://fzzfyjy.cupl.edu.cn/info/1043/15163.htm
11.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401192.htm
12.
https://jtgl.beijing.gov.cn/jgj/jgxx/94246/qxdt/11027069/index.html

2018年5月,山西太原交警因一份“隐蔽抓拍”的视频及照片引发争议。影像资料显示,一名交警手持设备站在马路旁的牌子后,对“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进行抓拍。这一行为虽然符合《道路交通违法处理程序的规定》,但因站点位不当(广告牌遮阳的位置)而受到质疑。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交警隐蔽执法的广泛讨论:这种执法方式是否合法?是否合理?

01

隐蔽执法:科技助力交通管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警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隐蔽执法方式来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最常见的就是“电子警察”,即固定或移动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这些设备可以自动抓拍超速、闯红灯、违停等违法行为,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

以上海为例,自1998年开始运用“电子警察”以来,经过不断研发、改进和完善,管理和执法工作已经相当规范。据统计,上海的“电子警察”每年都要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检验和检定,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对于超速行驶这类违法行为,交警部门还会在前方150米至200米处设置提示牌,以告知驾驶员注意控制车速。

除了固定的“电子警察”,便衣交警手持设备进行隐蔽拍摄也是一种常见的执法方式。2024年12月,上海交警就曝光了多起通过隐蔽执法查获的交通违法案例,包括超速、加塞、违法鸣号等行为。这些案例表明,隐蔽执法在维护交通秩序、保障道路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2

争议焦点:效率与公平的博弈

然而,隐蔽执法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支持者认为,这种执法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1. 提高执法效率:交警无需与违章司机纠缠,可以快速抓拍并处罚,节省了警力资源。
  2. 增强司机警觉性:由于无法预知何时何地会被抓拍,司机在驾驶时会更加谨慎,从而减少违法行为。
  3. 保障交通安全:通过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但反对者则提出了以下质疑:

  1. 侵犯隐私权:隐蔽拍摄可能涉及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尤其是在一些敏感区域。
  2. 缺乏透明度:隐蔽执法可能导致执法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容易引发公众对执法公正性的怀疑。
  3. 有违程序正义:隐蔽执法可能剥夺了司机在现场申辩的权利,不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

深圳市政协委员、律师杨一平认为,隐蔽拍摄虽然合法且有国际惯例,但需要在细节上考虑到以人为本,比如在新法规出台初期应给予司机足够的适应期。而高级律师陈惠衷则指出,隐蔽拍摄有违执法的透明、公正原则,虽然不违法但不能让市民满意。深圳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敬仁教授更是明确表示,交警的执法行为属于公开行为,隐蔽拍摄不符合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

03

法律依据与边界

针对公众对隐蔽执法合法性的质疑,深圳市交通警察局法制科科长何容根表示,只要符合法律规定,任何执法形式都是受到保护的。交警在拍摄时身穿警服、在允许执法范围内,因此不属于暗拍。同时,交警部门采取的是“罚缴分离”制度,被罚司机到财政局指定的银行缴费,与交警本人无关,不存在所谓的“创收”问题。

但也有专家指出,隐蔽执法虽然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是合法的,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最佳的执法方式。执法的目的应该是教育和引导,而不是简单地处罚。过于依赖隐蔽执法可能会忽视了执法的人性化和灵活性,不利于培养司机的守法意识。

04

规范执法:透明与效率的平衡

为了更好地平衡执法效率与公平正义,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隐蔽执法:

  1. 完善相关法规:明确隐蔽执法的适用范围、程序和标准,避免滥用。
  2. 增加透明度:在隐蔽执法点位设置明显的提示标志,让司机提前知晓。
  3. 引入社会监督:定期公布隐蔽执法的数据和效果,接受公众监督。
  4. 优化执法方式:结合现场执法和隐蔽执法,形成互补,提高执法的灵活性和人性化程度。

总之,隐蔽执法作为一种现代交通管理手段,在提高执法效率、维护交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其可能带来的法律和伦理问题,通过不断完善法规和执法方式,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真正达到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目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