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市:赣南采茶戏的新时代传承
龙南市:赣南采茶戏的新时代传承
“哎呀嘞——”一声清脆的采茶调在龙南市的街头响起,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39岁的封永泉身着传统客家服饰,手持折扇,正以一种新颖的方式演绎着赣南采茶戏。他不是站在舞台上,而是化身“真人不倒翁”,与游客互动,将这门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传统戏曲艺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赣南采茶戏,又名“茶灯戏”“灯子戏”,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是客家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它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民间艺术精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2006年,赣南采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赣南地区重要的文化符号。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传统戏曲面临着受众减少、传承困难的困境。封永泉,这位出生于采茶戏世家的年轻演员,曾一度因生计问题离开舞台,外出打工。2008年重返家乡后,他深刻感受到传统戏曲的式微,但内心对采茶戏的热爱让他选择了坚守。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赣南采茶戏,封永泉开始了他的创新之路。他将采茶戏与当下流行的“真人不倒翁”表演形式相结合,让戏曲走出剧院,走进街头巷尾。这种创新的表演方式很快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不少年轻人纷纷前来打卡,甚至有网友将他的表演视频上传至网络,收获了大量点赞和评论。
除了街头表演,封永泉还积极与当地景区合作,将赣南采茶戏融入旅游体验中。他带领团队在景区内演出,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门艺术,他还着手收集整理采茶戏的史籍资料,计划开办赣南采茶戏历史展览馆,让更多人了解赣南客家采茶戏的发展历程。
封永泉的努力也带动了一批年轻人投身采茶戏事业。目前,他已经培养了6名徒弟,这些年轻人在师傅的带领下,不仅学习传统的表演技艺,还积极参与创新实践,为赣南采茶戏注入新的活力。
在龙南市,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创新并非个例。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赣州市委、市政府实施赣南采茶戏振兴工程,通过设施设备投入、活动经费支持、人员配备等措施,为采茶戏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采茶戏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的“六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学、看、演采茶戏的热情。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赣南采茶戏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不再是舞台上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融入了现代元素,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如封永泉所说:“我坚守在这里,就是想唱出采茶戏的新意,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赣州客家传统戏曲的魅力。”
赣南采茶戏的创新传承之路,正是龙南市客家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古老的客家文化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