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来了!如何应对“乍暖还寒”
立春来了!如何应对“乍暖还寒”
2月3日,我们迎来了2025年的立春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然而,立春节气的天气却常常让人捉摸不定,呈现出“乍暖还寒”的特点:日夜温差较大,冷空气活动频繁。这种多变的气候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乍暖还寒”对健康的威胁
呼吸系统首当其冲
在气温骤变的立春时节,呼吸系统最容易受到侵害。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谭星宇大夫介绍,当冷空气来袭时,人体免疫系统难以迅速适应,加上空气干燥导致呼吸道黏膜湿润度不足,防御功能下降,使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数量显著增加。仅三月份,该医院呼吸科就接诊了近一千名患者。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忽冷忽热的天气还会给心血管系统带来沉重负担。护国寺中医院沈吉宪大夫指出,寒冷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同时,身体为抵御寒冷会加速产热,增加心脏和全身对氧的消耗。此外,冷空气还会导致血管痉挛,血压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这些因素都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塞或脑中风。
皮肤问题频发
干燥是立春节气的另一大特点。人民医院皮肤科崔树岩大夫表示,干燥的环境容易引起皮肤瘙痒,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皮肤问题。年轻人则可能面临皮肤脱皮、长痘等困扰。他建议,春季应减少洗澡频率,每周不超过一次,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水分,避免接触过敏原。
科学应对“乍暖还寒”
穿衣:下厚上薄是关键
老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立春时节,穿衣应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由于下肢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较差,容易受到寒冷侵袭,因此下身的穿着应该比上身更保暖。同时,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应注意保暖。
饮食:少食酸多食辛
立春节气的饮食调养十分重要。中医认为,春季五行对应木,五味对应辛,人体五脏对应肝。因此,应适当多食辛甘发散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生姜等,同时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如橘子、山楂等。此外,还可以通过食用中药膳来调理身体,如鱼腥草、茵陈、决明子等,都有助于提升身体抵抗力。
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配运动
立春过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顺应时节,早睡早起,规律起居。晚上11点前上床,早上8点前起床。同时,每天梳头百下,促进血液循环。在运动方面,可以多做舒展运动,如伸懒腰,促进气血运行。等到天气更暖和些,就可以增加一些户外运动,去接触大自然,如打打乒乓球,经常去放放风筝,既能防止视力衰老、缓解颈椎病,还能放飞心情。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
春季是肝气生发的季节,情绪管理尤为重要。应保持心平气和、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生气。如果生气,要学会息怒,即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此外,每天在屋里发完呆后,最好再到屋外晒晒太阳。阳光可以补钙、杀菌,还可以抚平人的焦虑。晒太阳就是给心灵补钙、充电。
立春节气虽然气候多变,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调养,我们完全可以健康地度过这个特殊的时节。让我们从穿衣、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入手,科学应对“乍暖还寒”,迎接一个充满活力的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