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县级市:引领乡镇高质量发展的“三高三优”模式
苏南县级市:引领乡镇高质量发展的“三高三优”模式
苏南县级市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成为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近年来,苏南县级市通过“三高三优”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即高铁站点、高校院所、高新园区与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人才资源的有机结合,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热土与高地。
高铁驱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器”
苏南县级市是我国率先实现高铁和城际铁路通达的县级单元。2010年以来,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铁、宁杭高铁等相继开通,苏南县级市全部纳入沪宁1小时高铁圈。以昆山为例,沪宁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铁在昆山设站,使昆山成为连接上海和南京的重要枢纽。高铁网络的完善不仅改善了交通条件,更为苏南县级市吸引高端要素、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高校引领:科技创新的“智力引擎”
苏南地区历来文教发达,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常熟理工学院、沙洲职业工学院等高校的设立,为当地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高校不仅为地方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还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例如,常熟理工学院与当地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助力产业升级。高校资源的集聚,为苏南县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高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
依托交通优势和人才资源,苏南县级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以江阴为例,该市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重点,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021年,江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以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苏南县级市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宜兴市作为典型代表,通过系统性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实现了从“环境换取增长”到“环境优化增长”的战略转型。同时,苏南县级市还注重文化传承和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人才战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苏南县级市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吸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人才。例如,张家港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创业扶持、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苏南县级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苏南县级市的发展经验为其他地区乡镇提供了宝贵借鉴。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乡镇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找准发展定位,通过交通网络建设、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才引进培养等多维度发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注重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