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南京博物院:从“中华第一龙”到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南京博物院:从“中华第一龙”到文化传承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680628340_100297391
2.
https://new.qq.com/rain/a/20231103A03ZGE00
3.
https://js.ifeng.com/c/8UVtolhACcj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4%BA%AC%E5%8D%9A%E7%89%A9%E9%99%A2/915837
5.
http://cul.jschina.com.cn/yczx/202311/t20231107_3313944.s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4%BA%AC%E5%8D%9A%E7%89%A9%E9%99%A2
7.
https://art.icity.ly/museums/fh8khu6
8.
https://588ku.com/sheyingtu/21126704.html

在南京博物院的特展馆内,一件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玉C形龙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着中国最早的龙图腾崇拜。这件出自红山文化的玉器,距今约6500-5000年,由一整块黄绿色闪石玉雕琢而成,弯成C字形,被认为是龙图腾的最初模样。据专家推测,它可能曾被绑缚在权杖或杆的顶端,用于祭祀活动。这件玉器与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玉C形龙并称为“中华第一龙”,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瑰宝。

作为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兴建的现代综合性大型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承载着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沧桑。1933年,在华北局势日趋紧张的背景下,为收纳故宫南迁文物,教育部委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了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最初的规划包括人文、工艺、自然三大馆,但因抗日战争爆发,工程被迫中断。直到1948年,由徐敬直设计的“人文馆”才最终竣工开放,这便是今日南京博物院的前身。

南京博物院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以古典园林风格为主,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博物院内有多座建筑物,包括主体建筑、临时展览馆和研究楼等。这些建筑以红墙绿瓦、回廊和庭院等传统建筑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经过数次变迁,如今的南京博物院已发展成为拥有历史馆、艺术馆、特展馆、民国馆、数字馆和非遗馆六大场馆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达43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062件,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涵盖了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瓷器、书画、织绣、竹木牙雕、民俗和当代艺术品等多个品类。

在这些珍贵文物中,除了“中华第一龙”之外,还有许多令人瞩目的国宝级文物。例如,新石器时代的玉串饰、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壶和郢爰、西汉的金兽、东汉的广陵王玺、明代的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的精湛,更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

南京博物院不仅是文物的收藏地,更是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博物院定期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展示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文物和艺术品。同时,博物院也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包括讲座、讲解、工作坊和亲子活动等,为观众提供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的机会。

作为中国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南京博物院在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博物院拥有一支专业的研究团队,参与国内外学术研究项目,并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学术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这些努力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研究与传播。

南京博物院以其丰富的馆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年,数百万参观者在这里感受中国历史的厚重,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博物院不仅是文物的收藏地,更是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