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高教授:中国脂肪肝防控形势严峻,需多管齐下
范建高教授:中国脂肪肝防控形势严峻,需多管齐下
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肝脂肪变性患病率高达44.39%,严重肝脂肪变性患病率为10.57%。更令人担忧的是,从2005年到2019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肝脏并发症的患病率激增了68.3%。这一系列数据表明,脂肪肝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且形势日益严峻。
在2024年3月27日至31日于日本京都举行的第33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会上,全球NASH理事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教授,就“中国脂肪变性肝病/脂肪性肝病(SLD/FLD)的最新流行病学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享。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肝病学会议,APASL年会的这一专题讨论,凸显了脂肪肝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脂肪肝的防控挑战
面对脂肪肝这一重大公共卫生挑战,范建高教授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防控方向:
1. 加强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调整是脂肪肝防控的基础。这包括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以及保持充足睡眠。具体来说,建议每日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和粗粮,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以减轻肝脏负担。
2. 推广无创诊断技术
传统的肝活检虽然准确但侵入性强,不易被患者接受。近年来,瞬时弹性成像等无创诊断技术的发展,为脂肪肝的早期筛查和监测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诊断的便捷性,也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降低疾病进展风险。
3. 重视重点人群管理
儿童和老年人是脂肪肝防控的两个关键群体。研究显示,亚洲儿童NAFLD患病率从2004-2010年的4.4%上升至2011-2020年的7.1%,且肥胖儿童的患病率高达50.1%。老年人由于代谢功能下降,同样面临较高的患病风险。因此,这两个群体需要特别关注,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4. 推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
虽然目前尚无针对NAFLD的特效药物,但多个药物正在临床试验阶段。范建高教授指出,未来应继续推进相关药物的研发,并探索水飞蓟素等天然成分在肝脏保护中的应用。
防控策略的实施路径
要有效控制脂肪肝的蔓延,需要多管齐下:
- 政策层面:制定和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将脂肪肝防控纳入国家慢性病防治规划。
- 医疗体系: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推广无创诊断技术,提高早期筛查覆盖率。
- 学校和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脂肪肝防治知识,特别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饮食和运动习惯培养。
- 个人和家庭: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干预。
脂肪肝的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持续的健康教育、早期筛查和科学管理,我们有望遏制这一疾病的发展势头,减轻其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医疗系统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