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合肥模式:从工业小城到现代都市的蜕变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合肥模式:从工业小城到现代都市的蜕变之路

引用
新浪网
10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04/doc-inecuqec0780329.s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zgjjzk/html/2023-05/30/nw.zgjjzk_20230530_5-01.htm
3.
http://ah.people.com.cn/n2/2024/1219/c227131-41081237.html
4.
http://geoscien.neigae.ac.cn/article/2015/1000-0690/1000-0690-35-12-1542.shtml
5.
https://m.planning.org.cn/zx_news/15718.htm
6.
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Y3612648
7.
http://ah.news.cn/20241220/d20a1dba7a984e75bae799d1dba32684/c.html
8.
https://www.geog.com.cn/CN/10.11821/dlxb201408008
9.
http://cssci.nju.edu.cn/ly_search_list.html?id=23C1182010010006
10.
https://www.develpress.com/?p=7939

合肥,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中部城市,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完成了从工业小城到现代化都市的华丽蜕变。从1982年到2000年,合肥人口从81.52万增长到134.50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如今的合肥,不仅成为安徽省省会,更跻身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其独特的“合肥模式”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经验。

01

城市空间布局的演变

合肥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显著的空间扩张。1982年,合肥市下辖25个街道和16个公社,到2000年已发展为29个街道、9个镇和3个乡。城市空间格局也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发展,形成了“一主三辅”的空间结构,即“一城一湖一岭、两翼多极六带、三环三楔三区”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在城市规划方面,合肥注重生态保护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构建“一湖多廊、三环三楔”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将近一半的新增空间资源布局在滨湖科学城、G60科创走廊等创新区域,实现了创新空间与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

02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合肥的产业升级是其城市转型的关键。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京东方项目的引入。2008年,合肥市政府斥资60亿元,与京东方合作建设第6代TFT-LCD生产线。这一决策在当时财政收入仅有161亿元的情况下显得尤为大胆。但合肥市政府看中的是长远的产业布局,通过发挥国有资金的杠杆作用,最终撬动了120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成功实现了项目的落地。

此后,合肥又相继投资了京东方第8.5代和第10.5代生产线,不仅为国资带来了丰厚回报,更为合肥打造了“显示之都”的产业名片。这种“以投带引”的模式,成为合肥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

03

城市功能的全面提升

在城市功能提升方面,合肥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布局。《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构建“1412”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即骆岗核心区、4个一级中心、12个二级中心和多个三级、四级中心。其中,骆岗核心区与老城、天鹅湖、东部新中心以及滨湖4个一级中心构成“钻石型”城市主中心结构,成为展示合肥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科技创新是合肥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合肥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打造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等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合肥在原始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合肥还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创新平台,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合肥的蜕变之路,是政府主导、产业引领、创新驱动的完美结合。通过精准的投资决策和科学的城市规划,合肥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更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随着“合肥模式”的不断完善,这座城市正朝着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目标稳步迈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