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员职业安全健康调查:如何改善?
保安员职业安全健康调查:如何改善?
保安员是城市安全的重要守护者,无论是在繁华的商业区,还是在宁静的居民小区,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然而,这份看似平凡的工作背后,却隐藏着诸多职业安全健康隐患。
保安行业的特殊性与挑战
保安行业具有以下特点: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八成受访者51岁以上)、流动性高、临时工作普遍。这些特点使得保安员面临更高的职业风险。
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凸显
根据职业安全健康局的调查,保安员的职业安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工伤意外频发:滑倒、绊倒或跌倒是最常见的工伤病,占比高达69.8%,其次是高处坠下(7.6%)。这反映出工作场所存在地面湿滑、障碍物未及时清理等安全隐患。
健康状况堪忧:51.9%的受访者属于肥胖或过重,高血压患病率高达78.2%,高血脂患病率为25.5%。长时间站立或坐着的工作性质,加上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严重影响了保安员的身体健康。
工作压力巨大:近30%的受访者表示感受到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客户投诉、长时间工作以及处理冲突暴力事件。此外,22.3%的保安员曾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其中31.7%表示事件对其构成一般至非常大的困扰。
工作时间过长:88.9%的受访者每周工作5至6天,每日工时中位数达12小时,每周工作时数中位数达66小时,远超香港雇员每周工作时数中位数43.2小时。
改善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职业安全健康局提出了多项改善建议: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物业管理公司应定期评估保安员的工作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安全的设备和工作方法。
改善工作环境:定期清理积水、移除障碍物、维修破旧地面,增加照明设施,为员工提供防滑鞋。同时,应加强工作场所整理,预防滑倒、绊倒和跌倒事故。
全面培训提升安全意识:提供入职及日常职安健培训,内容涵盖工作场所整理、预防工作间暴力事件、避免中暑等,并加入实务示范。特别是对于临时或散工保安员,雇主应在工作前详细讲解潜在危险和控制措施。
推动健康生活方式:鼓励保安员定期运动、注意饮食健康,提供血压计、软尺等健康检查设备,定期安排健康检查。同时,应关注保安员的心理健康,提供减压课程和工作坊。
优化轮班制度:确保保安员在每次转班前有充分休息时间,提供弹性工作安排,保证足够的人手接替。
政府与行业的共同努力
政府层面,劳工处通过巡查与执法、教育与培训等手段保障工作安全。针对特定行业开展特别执法行动,并推出多项资助计划协助改善工作安全。例如,“物业管理公司-推广安全轻便工作台”合作先导计划、“中小企可伸缩工作台资助计划”等。
保安员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不仅关乎个人福祉,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我们期待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为保安员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