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蓝月亮: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观,你准备好了吗?
超级蓝月亮: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观,你准备好了吗?
2023年8月31日,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文奇观——超级蓝月亮,将现身夜空。这是继2018年之后,时隔5年再次出现的超级蓝月亮,下一次要等到2037年才能再见。那么,什么是超级蓝月亮?它为什么如此罕见?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观测要点呢?
科学解读:超级蓝月亮是什么?
超级蓝月亮是三种天文现象的完美结合:超级月亮、蓝月亮和血月。
超级月亮(Supermoon)是1979年由美国占星师理查德·诺艾尔提出的名词。但这并不是一个天文学的专业术语,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寇文告诉记者,“超级月亮其实就是近地点满月,由于月球离地球更近了,看到的月亮比它位于远地点时大12%-14%。”
蓝月亮(Blue Moon)则是一个月内出现的第二次满月。由于公历月份与月相周期不完全吻合,大约每2.7年会出现一次蓝月亮。
血月(Blood Moon)则是指月全食时月亮呈现的红色。当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的折射和散射,只有波长较长的红光能够照射到月球表面,使月亮呈现出红色。
文化解读:月亮的神秘传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一直是团圆、丰收和美好的象征。中秋节赏月的习俗,寄托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生活美满的向往。
在北欧神话中,月亮与时间之神曼尼(Mani)密切相关。曼尼负责推动月亮的运行,而他的两个女儿则分别掌管白天和黑夜的更替。
美洲原住民则根据月亮出现的时间,赋予其不同的名称和意义。例如,八月的满月被称为“鲟鱼月”,因为此时五大湖中的鲟鱼最为丰富;九月的满月则被称为“收获月”,预示着农作物的丰收。
观测指南:如何欣赏这轮超级蓝月亮?
最佳观测时间是在月亮出现在地平线的时候,即月出或月落时刻。这个时间天空中还有蓝色的曙暮光色彩,而一轮明月升起,散发出红色或金黄色的光芒,十分迷人。但这个拍摄时间通常只有几分钟,可谓是稍纵即逝。
拍摄超级月亮的最佳时间是在月亮出现在地平线的时候,即月出或月落时刻。这个时间天空中还有蓝色的曙暮光色彩,而一轮明月升起,散发出红色或金黄色的光芒,十分迷人。但这个拍摄时间通常只有几分钟,可谓是稍纵即逝。
要拍摄出月亮的细节,必须使用到中长焦镜头。单反用户可以选择100mm以上焦段的镜头,焦距越长,拍出的超级月亮越大。不建议手机用户拍摄超级月亮,因为大部分手机的焦距有限,即使可放大到30倍,也会出现拍摄不稳、AI自动补充失真等问题。
月亮拍摄对相机的震动非常敏感。特别是在使用超远摄镜头时,轻微的抖动都会导致画面模糊。所以拍摄月亮时尽量使用稳固的三脚架,并使用蓝牙遥控器或者两秒延迟快门功能来减少按下快门时产生的抖动。
结语:珍惜这次观测机会
超级蓝月亮虽然壮观,但对地球的实际影响非常有限,无需担忧灾难性后果。它只是一种自然的天文现象,是宇宙运行规律的体现。所以,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去欣赏它,感受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2023年8月31日的超级蓝月亮,将是本年度最大最亮的满月。它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了解宇宙、探索自然的绝佳机会。让我们一起仰望星空,感受这轮超级蓝月亮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