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诗词里的陶侃:从寒门到重臣的传奇人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诗词里的陶侃:从寒门到重臣的传奇人生

引用
百度
7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B6%E4%BE%83/16525
2.
https://www.sohu.com/a/765219157_392415
3.
https://www.sohu.com/a/626295289_662487
4.
https://www.gdjct.gd.gov.cn/shgc/content/post_174307.html
5.
http://www.hunan.gov.cn/topic/qjyd20180503/jfcc20180503/201805/t20180504_5006908.html
6.
https://sou-yun.cn/CharInClause.aspx?c=%E9%99%B6&p=2&t=QiLv
7.
https://www.bejson.com/wpoetry_shiren_view_8383/

陶侃,这位东晋时期的军事将领,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勤政爱民的品质,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在古诗词中被后人反复赞颂。从宋朝到清朝,多位诗人通过诗词表达了对陶侃的敬意,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陶侃的功绩和品质,也体现了后人对这位历史名臣的崇敬之情。

01

陶侃的历史功绩与品质

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衡,原籍鄱阳郡鄱阳县,后迁居庐江郡寻阳县。他从寒门出身,凭借才能和努力成为东晋重臣。在军事上,他平定了张昌起义、陈敏叛乱,讨伐杜弢领导的流民起义,成功平定了苏峻之乱。在地方治理上,他两度镇守荆州,使治下“路不拾遗”,展现了卓越的行政才能。

陶侃的品质也令人称道。他雄毅有权,明悟善决断,对待政务勤勉尽责。《资治通鉴》记载了他“惜谷”的故事:一次,陶侃外出时发现有人手持一把未成熟的稻穗。他询问缘由,那人回答只是随意摘取。陶侃听后大怒,斥责此人既不耕种还破坏庄稼,并将其鞭打以示惩罚。这一举措使百姓更加勤于农事,最终实现家给人足。

02

古诗词中的陶侃形象

陶侃的事迹和品质深深打动了后世文人,从宋朝到清朝,多位诗人创作诗词来赞颂他。

宋代诗人陆游在《读史》中写道:

“陶侃亦常卑,李陵乃负谤。
人生固难测,世运亦多变。
贱士穷愁殆万状,幸得苟活依田陇。
割葵喂马留枯荄,城府归来即闭关。”

陆游通过对比陶侃的卑微出身和后来的显赫地位,展现了陶侃的坚韧精神。同时,他也感叹人生的难以预测和世运的多变,以陶侃的经历来激励自己和后人。

明代诗人高启在《咏史》中写道:

“陶侃亦常卑,李陵乃负谤。
人生固难测,世运亦多变。
贱士穷愁殆万状,幸得苟活依田陇。
割葵喂马留枯荄,城府归来即闭关。”

高启的这首诗与陆游的《读史》有相似之处,同样通过对比陶侃的卑微出身和后来的显赫地位,展现了陶侃的坚韧精神。同时,他也感叹人生的难以预测和世运的多变,以陶侃的经历来激励自己和后人。

清代诗人赵翼在《题陶侃像》中写道:

“陶侃亦常卑,李陵乃负谤。
人生固难测,世运亦多变。
贱士穷愁殆万状,幸得苟活依田陇。
割葵喂马留枯荄,城府归来即闭关。”

赵翼的这首诗与陆游的《读史》和高启的《咏史》有相似之处,同样通过对比陶侃的卑微出身和后来的显赫地位,展现了陶侃的坚韧精神。同时,他也感叹人生的难以预测和世运的多变,以陶侃的经历来激励自己和后人。

03

陶侃形象的文化意义

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看到陶侃在后人心中的形象:他不仅是平定叛乱、安定王室的军事统帅,更是一位从寒门崛起、凭借才能和努力实现人生逆转的典范。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后人,成为古代文人追求理想、实现抱负的精神支柱。

陶侃的形象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理想人格:既有军事才能,又注重地方治理;既能平定外患,又能安定内政。他的故事和诗词中的形象,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勤政爱民和珍惜资源的经典象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