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英歌闪耀伦敦:中国非遗文化的世界之旅
普宁英歌闪耀伦敦:中国非遗文化的世界之旅
2024年2月11日,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传统文化表演——广东普宁南山英歌队首次在亚洲以外地区进行大型演出。这场演出不仅吸引了超过70万民众前来观看,更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普宁英歌是一种源自广东普宁地区的独特民间艺术,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将舞蹈、南拳套路与戏曲演技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舞者们手持两根圆形短木棒,随着锣鼓节奏上下击打,展现出刚劲有力的气势。这种表演通常以《水浒传》故事为内容,特别是梁山好汉大闹大名府的情节,通过舞蹈动作展现英雄豪迈的气概。
此次赴英国伦敦表演的普宁南山英歌队成立于1945年,是普宁快板英歌队的杰出代表。队员们平均年龄20多岁,但都有逾10年练习英歌舞的经验。为了此次演出,他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排练,每晚都会花上三四个小时进行训练,力求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最佳状态。
演出当天,特拉法加广场人山人海,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早早聚集在这里,等待演出开始。上午10点,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多辆盛装打扮的花车组成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从查令十字街出发,经过沙夫茨伯里大道,最终到达中国城。中午12点,文艺汇演在特拉法加广场主舞台上演。普宁南山英歌队的表演作为开场节目,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
当鼓点落下、棒槌敲响,6分钟的英歌表演《英歌雄风》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演出结束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许多观众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如此震撼的中国民间艺术表演,完全被英歌舞的独特魅力所吸引。
此次演出的成功,不仅展现了普宁英歌的艺术价值,更体现了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宁英歌通过此次伦敦演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这也为普宁英歌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并喜爱这项珍贵的文化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普宁英歌的国际传播并非偶然。近年来,普宁英歌频频亮相国际舞台,从泰国到德国,再到英国,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2024年春节期间,普宁英歌舞还登上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进一步扩大了其国际影响力。
随着普宁英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这项古老的艺术形式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不仅是一种民间舞蹈,更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艺术创造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普宁英歌将继续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为更多人带来艺术的享受和文化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