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柿子丰收季,如何防止柿绵蚧?
秋冬柿子丰收季,如何防止柿绵蚧?
秋冬正是柿子丰收的季节,然而柿绵蚧这种小型昆虫却可能给柿农带来不小的困扰。它们生活在柿子的叶片和枝干上,导致枝叶发黄、果实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柿子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帮助农户们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分享一些实用的防治技巧,包括喷药防治、刮除老树皮等措施,让柿子丰收不再受虫害影响。
柿绵蚧的危害与生活习性
柿绵蚧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造成嫩枝枯死、叶片畸形早落、果实软化脱落,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其生命周期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一年发生4代,主要以初龄若虫越冬。若虫孵化后会立即寻找合适的位置固着取食,若虫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人工修剪:在冬季和夏季修剪时,着重剪掉病虫害枝、枯死枝,集中深埋或烧毁。冬季结合修剪防治其它病虫害,用刮刀刮除粗老龟裂树皮或用铁刷子和钢丝刷刷除越冬若虫并集中烧毁。
树干绑草把:9月上旬(虫子下树前),在柿子树主干距离地面30cm处围绕树干绑上一圈稍厚的草把,诱捕越冬若虫,待翌年开春,柿子树发芽前解下草把,集中烧毁。
化学防治
休眠期药剂防治:在柿子树的休眠期,即11月至翌年3月期间,彻底清园后,全园每隔7-10天,连续喷1-3遍5波美度石硫合剂+50%毒死蜱1500倍液,消灭越冬虫源。早春在若虫孵化上树前,将粗糙的老树皮用刮刀刮净,再用石油沥青500g、废机油550g加热融化后涂抹。
生长期药剂防治:4月上旬至5月初,柿子树展叶到开花前,若虫离开越冬部位,但尚未形成体外的这层蜡壳,此时它的抗药性最差,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及时在全园或者受害部位喷布2.5%杀虫威1500倍或杀扑磷1500倍液,其防治效果都很明显;对已形成白色蜡壳的介壳虫,喷布200倍蜡壳灵、1000倍杀虫威或50%辛硫磷,也有一定的效果。
其他化学防治方法:
- 食醋:当受害枝较少时,可用棉球或旧布蘸上食醋,涂擦被害枝条、叶及果实处,有不错的防治效果。
- 纯碱防治法:用0.10%或0.20%的纯碱溶液喷洒或涂抹,腐蚀蚧壳使其死亡。气温高时使用低浓度,气温低时使用高浓度。
- 柴油洗衣粉乳剂喷洒防治法:用洗衣粉、柴油、水按照1.0∶0.2∶200.0的比例配制,先将洗衣粉加入适量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将柴油边搅拌边慢慢滴入,待其变成白色乳剂后,再一次性加足上述比例中剩余的水量,搅匀后喷布;当柿子树介壳虫发生量较少时,可用毛刷、旧布头等蘸上药液洗刷,涂擦介壳虫所在枝干部位,使之脱壳而死。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如黑缘红瓢虫和红点唇瓢虫,避免在天敌大量发生期喷施有害农药,发挥天敌的有效防治作用。
防治关键时期
柿绵蚧表面的蜡质层往往保护虫体不受侵害,药剂难以渗透,这也是它难除的关键原因,因此对其防治一定要把握时机!
早春柿树发芽前喷度石硫合剂或淇林名地康,可消灭越冬若虫,在各代若虫未形成蜡壳前,喷施淇林齐伐进行高效速杀。
夏季要注意检查柿树的枝叶,如果发现树叶上附有柿绵蚧时,就要对叶面进行喷施药剂防治。
保持柿园清洁:剪除树上残留的病虫枝,刮除树干老翘粗皮,及时集中烧毁。
注意事项
防治时要全面、细致,确保药液覆盖到所有可能藏匿柿绵蚧的部位,如枝条裂缝、叶片背面等。
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安全,穿戴防护装备,避免药液接触皮肤和眼睛。
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避免柿绵蚧产生抗药性。
在柿绵蚧发生初期就要及时防治,避免虫害扩散。
通过科学防治,可以有效控制柿绵蚧的危害,保障柿子的产量和品质。希望广大柿农能够掌握这些防治方法,实现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