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里的细粉要不要筛掉?咖啡粉里筛出的细粉应该如何处理?
咖啡里的细粉要不要筛掉?咖啡粉里筛出的细粉应该如何处理?
咖啡研磨对于一杯咖啡的风味影响很大,就算最好的磨豆机也会造成细粉的产生,像普通家庭所使用的手磨或电磨在研磨上有点不尽人意,前街咖啡就来分享一下细粉过多的冲煮方案。
细粉是怎么产生的
一般的磨豆机都是两片刀盘相间通过旋转进行对咖啡豆的切割,比如鬼齿刀盘,就是两块鬼齿状的刀盘在高速旋转进行研磨,虽然鬼齿的特点是尽量把咖啡豆切割个无数个小圆颗粒,使颗粒趋于均匀。
但也因为这个特点,两个刀盘之间有挤压效果,会把咖啡豆“压”破,爆出一些细小的粉末。
一般咖啡颗粒值小于250微米的被称为细粉。所以判断一个磨豆机是否优秀其中一个标准就是研磨细粉率是否低。
细粉对手冲咖啡有什么影响
过多的细粉会堵住滤杯的下水孔造成流速缓慢,有过度萃取的风险。而且细粉的颗粒值比其它咖啡颗粒小得到,萃取效率会比正常咖啡颗粒要高,造成咖啡的局部(细粉)过萃,出现不好的风味。
那么把细粉全部去掉不就行了,这个方法确实可行,冲煮出来咖啡确实干净多了,但会发现太过干净乃至有些空洞,就类似风味不足的感觉。
前街咖啡对此也通过一组对比实验得出该结论,通过进行正常冲煮以及筛掉细粉再冲煮进行对比。
前街咖啡 肯尼亚 阿萨莉亚AA
- 国家:肯尼亚
- 产区:锡卡Thika
- 处理厂:Asali蜂蜜处理厂
- 海拔:1550——1750米
- 分级: AA TOP
- 品种:sl-28,sl-34
- 处理法:72小时水洗
- 烘焙程度:浅度烘焙
冲煮参数
- 粉量:16g,若筛粉则筛完后16g
- 粉水比:1:15
- 水温:91℃
- 研磨度:正常手冲研磨(20号筛网通过率80%)
本次使用分段式冲煮,首先注入30g水进行闷蒸30秒,此时咖啡膨胀得比较饱满。第二段中心划小圈注入120g水。注水高度5cm,力度轻柔,不必可以搅拌。待水位下降至粉层的1/2处开始第三段注水,本段注水柔和地由中心向外绕圈,水流大约为4g/s,直至注至240g结束注水。待滤杯中的咖啡液全滴完后结束萃取,时间为1分50秒左右。
得出风味对比如下
- 正常:有着圣女果、西柚皮、可可、红茶的风味,但整体比较淡,而且温度降了之后会出现杂味。
- 筛粉:明亮干净通透的水果酸质,圣女果,空乏。
对于细粉应不应该筛掉,前街认为,适当的细粉能填充风味的丰富度,但细粉又容易发生过萃引起的杂味,对此,前街推荐一种方法应对这个问题。
冲煮参数
- 粉量:16g
- 粉水比:1:15
- 水温:91℃
- 研磨度:正常手冲研磨(20号筛网通过率80%)
- 细粉率:12.5%(<250㎛)/2g细粉
- 滤杯:V60
- 用250微米的筛法器把细粉筛出来,倒入筛掉细粉后的咖啡粉,注入2倍水量28g进行闷蒸30s。
- 闷蒸结束后进行第二段注水,中心向外绕圈注入120g水。
- 第二段注水结束后马上倒入刚刚筛出了2g细粉,然后用水柱把细粉冲下去,直至注水到240g。待滤杯的咖啡流进分享壶后移除滤杯结束萃取。总萃取时间为2分钟。
这种冲煮方法可以在不过萃的情况下保留细粉的风味,让咖啡的风味更加丰富,如果小伙伴的磨豆机产生的细粉比较多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冲。
对于细粉比较多的磨豆机的话,后加细粉或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细粉容易在短时间内被快速萃取,在滤杯内其他咖啡粉还没被萃取完的时候细粉就已经过萃了;
但如果将细粉筛掉之后冲煮,容易得到一杯风味层次薄弱、甚至是平淡的咖啡。所以可以试着在第二段注水前将细粉倒进去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