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碳化硅检测技术大揭秘:筛分法 vs. 电阻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碳化硅检测技术大揭秘:筛分法 vs. 电阻法

引用
8
来源
1.
https://www.jm-sic.com/Article/thgsffhdzfjc_1.html
2.
https://www.shuyunsh.com/case-item-196.html
3.
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F159DFC2A82947EFE05397BE0A0AF334
4.
http://www.mgachip.com/en/sys-nd/19.html
5.
https://www.jm-sic.com/Article/thgmld25gldh_1.html
6.
http://m.xubao88.com/nd.jsp?mid=5&id=23
7.
https://www.sciengine.com/doi/10.13374/j.issn2095-9389.2024.01.19.001
8.
https://www.xu-bao.net/xu-bao_Affiche_11680797.html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具有耐高温、耐高压、高频特性好等优点,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要充分发挥碳化硅材料的性能,对其粒度的精确检测至关重要。目前,碳化硅检测主要采用筛分法和电阻法(库尔特法)两种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01

筛分法:传统而实用的检测手段

筛分法是最传统的碳化硅粒度测试方法,其原理是使颗粒通过不同尺寸的筛孔来测试粒度。筛分法可分为干筛和湿筛两种形式,既可以使用单个筛子控制单一粒径颗粒的通过率,也可以用多个筛子叠加测量多个粒径颗粒的通过率,并计算出百分数。常见的筛分方式包括手工筛、振动筛、负压筛和全自动筛等。

筛分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适用于大颗粒和粗颗粒的检测。然而,筛分结果受颗粒取向和筛分时间等因素影响较大,且无法提供详细的粒度分布信息,因此在高精度检测需求下存在局限性。

02

电阻法(库尔特法):高精度检测的利器

电阻法,又称库尔特法,是由美国科学家库尔特发明的一种高精度粒度测试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基于颗粒通过小微孔时产生的电阻变化。当碳化硅微粉悬浮在电解液中,在负压作用下通过一个由红宝石制成的小孔时,两个铂电极组成的电阻式传感器会检测到电阻的变化。颗粒通过小孔时会占据部分空间,排开小微孔中的导电液体,导致电阻发生变化,且电阻的大小与颗粒的体积成正比。

通过连续监测小微孔两端的电阻信号,可以获取不同大小颗粒通过时产生的电阻变化,进而通过计算机处理这些信号,得到详细的粒度分布信息。电阻法具有分辨率高、检测精度高的特点,特别适合对粒度分布较窄的颗粒进行测量。

03

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从检测原理来看,筛分法依赖于物理筛选,而电阻法则基于电学原理。筛分法操作简单,但精度有限,且无法提供详细的粒度分布信息;电阻法虽然设备成本较高,但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和分辨率,能够提供详细的粒度分布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筛分法适用于初步筛选和大颗粒检测,而电阻法则更适合对检测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半导体材料的生产过程控制。此外,激光衍射法作为另一种常用的粒度检测方法,其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精度也优于电阻法和沉降法。

04

未来展望

随着碳化硅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其检测技术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未来,检测技术将朝着更高精度、更快检测速度和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结合多种检测方法的优势,开发复合型检测设备,也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碳化硅检测技术的发展将为半导体行业的进步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实现更高效、更可靠的功率器件和射频器件制造。通过不断优化检测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碳化硅材料的性能,推动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