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琅琊古城的文化遗产价值:保护、传承与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琅琊古城的文化遗产价值:保护、传承与创新

引用
人民网
10
来源
1.
http://ah.people.com.cn/n2/2024/1225/c374164-41087017.html
2.
https://www.sohu.com/a/810868005_121885661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5A046S200
4.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926720.html
5.
http://www.sd.xinhuanet.com/20240714/9bfdd75dfe8c4524bfb7490828b12713/c.html
6.
https://sd.dzwww.com/sdnews/202402/t20240217_13678289.htm
7.
http://www.chuzhou.cn/2025/0111/504714.shtml
8.
https://assets.msn.cn/content/view/v2/Detail/zh-cn/AA1ve1bS
9.
https://www.csjcs.com/news/show/14e1a99b5d7d2a57.html
10.
http://whhly.shandong.gov.cn/art/2024/4/11/art_68375_10337019.html

琅琊古城,这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春秋时期便是齐国大邑,秦朝设琅琊郡,汉代称临沂县,历经沧桑巨变。作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出土之地,这里孕育了荀子、王羲之、颜真卿等历史文化名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承。

01

文化遗产保护:筑牢安全守护防线

近年来,琅琊区以保护工作为基石,创新工作为引领,奏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三部曲”。深入开展第四次文物资源普查,建立琅琊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档案库。申报实施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安防、无梁殿保护修缮、无梁殿防雷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争取上级补助资金784万元,让文化遗产有序传承。科技赋能文物保护,采集保存260余块摩崖石刻及碑刻数字化信息,建立完整的原始数据档案库,安装文物数字化监控系统,实现征迁区域和野外文物保护管理“全过程、全天候”。

02

文化旅游发展:创新传承焕发新生

琅琊古城以“七梦”“七寻”为主题,布局七大梦幻场景和七大精彩玩法,带领游客穿越时空长廊,在美轮美奂的意境中一睹1000年琅琊变迁。在秘境中身着古装,与琅琊名士在山水、古城之中相逢,品味最隐秘悠然的琅琊风景与文化沉淀;衣着华服奔赴《戏之宴》,与琅琊王在琅琊王阁里看往事浮沉,体会故地重游的浪漫;行走在沂河之畔的市井小道,在美食带来的幸福感中步步体会人文与商贸的繁华与热闹……

03

文化传承与创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琅琊文化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传播,如《琅琊榜》等影视作品、数字化展厅、非遗体验等,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同时,建立了多个文化研究平台和学术机构,推动琅琊文化的系统性研究。例如,搭建“一本书、一幅画、一个故事”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模式。“一本书”,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收集提炼辖区特色文化、文物、非遗项目等资源,结合全域文物普查最新成果,编印《琅琊区历史文化遗产名录》《一本琅琊》《琅琊诗词》等地方文化书籍;“一幅画”,持续做优“画意琅琊”文创品牌,开发书灯、丝巾、文具套装、旅行套装等系列文创产品20余种;“一个故事”,拍摄非遗传承、文物保护、特色文化推广主题短视频20余部,累计播放量超300万,开展跟我学非遗、古城研学、城门挂春联、诗词里的琅琊、琅琊文化杯硬笔书法大赛、阳明文化周等30余场历史文化传承推广活动,多方位讲好琅琊文化故事。

04

社会影响与经济效益:文旅融合带动发展

2024年春节期间,琅琊古城人气爆棚。截止到正月初五晚,琅琊古城客流量超15万,日均接待游客高达三万余人,其中外地游客占比高达40%。《国秀·琅琊》预订火爆全网、好评如潮,演出每天6场,每场2600座座无虚席,《只此琅琊》演出贯穿全天……

琅琊古城的火爆出圈,无疑是“内外兼修”的水到渠成,让人们看到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诗”和“远方”。只有立足自身的特色优势,打造出与当地历史底蕴、人文气质匹配度更高的特色项目,通过媒体宣推形成IP,才能彰显文化影响力、增强旅游吸引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