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纽约大学新研究:肾脏细胞也有记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纽约大学新研究:肾脏细胞也有记忆?

引用
科学网
9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1/533826.shtm
2.
https://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24/11/20241112165213385123772.shtm
3.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digi/2024-11-26/doc-incxkans7605166.shtml
4.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1/533829.shtm
5.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4603970
6.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3186
7.
https://rs.yiigle.com/cmaid/315255
8.
https://neu-reality.com/2024/11/memory-not-only-in-the-brain/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7%B4%E9%9A%94%E9%87%8D%E5%A4%8D
01

颠覆认知:记忆不仅存在于大脑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记忆只存在于大脑中,特别是脑细胞中。然而,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美国纽约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也具备学习和记忆能力,这一突破性发现为理解记忆机制开辟了全新视角。

02

实验揭秘:非脑细胞也能形成记忆

研究团队利用神经科学领域的“间隔效应”理论,通过化学信号刺激非脑细胞,观察其反应。他们选取了两种类型的非脑细胞进行实验:一种来自神经组织,另一种来自肾组织。这些细胞被暴露在不同模式的化学信号中,以模拟大脑神经元在学习新信息时接收的神经递质模式。

为了监测记忆和学习过程,研究人员对这些非脑细胞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其在“记忆基因”激活时发出荧光蛋白,便于观察基因的开启和关闭状态。实验结果显示,当化学信号以间隔模式传递时,非脑细胞能够识别这种重复模式,并且“记忆基因”的激活效果比一次性集中传递更强、持续时间也更长。

这一发现表明,从间隔重复中学习的能力并非脑细胞独有,可能是所有细胞的基本特性。研究主要作者Nikolay V. Kukushkin解释道:“这反映了行动中的集中-间隔效应,说明从间隔重复中学习的能力并不是脑细胞所独有的,事实上,它可能是所有细胞的基本特性。”

03

意义重大:为记忆研究和疾病治疗开辟新途径

这一发现不仅为研究记忆机制提供了新方法,还显示出潜在的健康效益。Kukushkin指出:“这一发现为理解记忆的工作原理打开了一扇新大门,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方法来增强学习能力和治疗记忆问题。”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暗示着未来我们需要像对待大脑一样对待身体。例如,可以利用胰腺对过去饮食模式的记忆来维持健康的血糖水平,或者考虑癌细胞对化疗模式的记忆,从而优化治疗方案。

04

未来展望:跨学科研究带来新突破

这一发现不仅在神经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还可能带来跨学科研究的新突破。例如,在教育领域,这一发现可以应用于优化学习策略;在医疗领域,可以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这项研究由Kukushkin和纽约大学神经科学中心的教授Thomas Carew共同指导,作者还包括纽约大学的研究员Tasnim Tabassum以及当时为本科研究员的Robert Carney。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挑战了传统的记忆认知,更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