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进村三年行动:从平邑实践到全国布局
快递进村三年行动:从平邑实践到全国布局
“快递进村”工程的深入推进,让越来越多的村庄被纳入现代化物流网络。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这一工程正在为当地农民和农村电商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平邑县的实践:快递进村助力农产品上行
中秋节刚过,平邑县平邑街道东阳社区的鸡蛋养殖户张嘉琪正忙着处理新订单,将一车车蒙山小草鸡蛋送往“菜鸟乡村”。两年前,这些鸡蛋还只能在线下销售,如今通过快递网络,每天有30万枚鸡蛋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线上销售占比已达100%。
平邑县的这一变化,正是得益于“快递进村”工程的实施。当地通过建设农村快递站点、优化物流服务网络,以及发展“合作社+电子商超+直播带货+邮政快递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
目前,平邑县已在14个镇街设立镇级服务站,在412个行政村设立村级服务网点。便捷的双向电商物流服务网络不仅带动了农产品销售,也培育了一批新特优农产品牌。据统计,今年1-8月,平邑县快递业务量超3200万件,其中仅保太镇苗木就达800万件,仲村镇手套达1200万件,武台黄桃达200万件。
《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政策引领下的全国性布局
2020年,国家邮政局印发《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到2022年底,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这一政策的出台,为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数据显示,政策实施效果显著。截至去年,全国建制村快递进村比例已超过80%。从西北戈壁到西南边陲,从乌蒙山区到秦巴腹地,快递网络的延伸让包裹流通更加通畅,农村群众的网购体验大幅提升。
全国数据:快递进村带动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件,达1083亿件,同比增长29.9%。其中,农村地区的表现尤为亮眼。全年农村地区收投快递包裹总量达370亿件,带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进村超1.85万亿元。
快递进村不仅让消费品进得来,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也让农产品能够更好地运出去,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据统计,年人均快件使用量为76.8件,同比增加17.7件,增幅进一步扩大。
科技创新也在为快递行业赋能。快递企业持续推动无人车、无人机多场景运营,自动分拣设施在县域小型分拨中心和揽收端加快推广应用。这些技术进步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快递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深远影响:从物流升级到乡村振兴
快递进村带来的改变是全方位的。一方面,它为农村电商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整合场站、干线运输等资源,快递企业为末端网点争取更多利润空间,推动农村电商向更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快递进村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创业就业机会。不少快递小哥返乡开办快递末端网点,为当地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随着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农村电商发展如火如荼,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新模式的兴起,为更多农村群众提供了创业舞台。
挑战与展望:持续发力,破解发展难题
尽管快递进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集约化程度低、运营成本高、网点盈利难等问题依然存在。这需要政府部门和快递企业共同努力,通过创新合作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持续提升农村快递服务的可持续性。
未来,随着“快递进村”工程的深入实施,更多的村庄将被纳入现代化物流网络,更多的乡村将获得新机遇、绽放新活力。一个物畅其流的中国,必将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