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顶“半边天”也要爱自己,远离带状疱疹看这里
能顶“半边天”也要爱自己,远离带状疱疹看这里
当今社会,女性早已不仅仅是“半边天”。
在家里,她们带来温暖和关爱;在工作中,也时刻展现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每位女性都值得被好好疼爱,悉心呵护。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女性免疫力下降,很容易患多种疾病。其中有一种,叫做“带状疱疹”。
哪些人更容易患带状疱疹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这种疾病呢?
得过带状疱疹的人或许都有相同的经历——身体一侧(往往是肋间、腋下或腰部)的皮肤上,出现成簇的丘疱疹或水疱,并沿着神经节段分布,形成带状的疱疹。
所以,带状疱疹也被形象地称为“缠腰龙”“蛇缠腰”。
有时,带状疱疹还会“爬到”眼部或耳部,造成“眼带疱”或“耳带疱”。
而最让带状疱疹患者感觉刻骨铭心的,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它是指带状疱疹皮疹出现后持续超过90天的疼痛。这种疼痛如灼烧、电击、刀割、针刺、撕裂般,可能以一种为主,也可能同时出现多种,并在疱疹消失后依然可能存在。
据估计,大约10-3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而在出现的患者中,约30%至50%患者的疼痛持续超过 1 年,部分病程可达 10 年或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就要说到引起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了。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接触过这个病毒。人第一次感染这种病毒后,引发的疾病是“水痘”。
之后,病毒会一直潜伏在人体的神经节(如脊神经后根和颅神经)中,等待时机再次“作乱”。而超过90%的成人体内都潜伏着这个病毒!
当年龄增加、免疫力下降时,体内的病毒就会重新“激活”,沿着神经路径移动到皮肤,引发带状疱疹。
中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而下面这些人,得带状疱疹的风险更高一些:
● 中老年人:尤其是超过50岁者,年龄越大,发病风险越高,症状也更严重;
●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4-41%;
●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3-4倍;
● 压力大也会造成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首先,提高基础抵抗力是关键。
均衡的饮食、适度的锻炼、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都是增强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比如,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肉、蛋、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最后,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一种方式。
只要掌握了科学的知识、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够远离带状疱疹的困扰。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愿每一位女性都能够关爱自己、关注健康,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