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研究:每天多喝一杯奶,远离结直肠癌
牛津大学研究:每天多喝一杯奶,远离结直肠癌
2025年1月,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饮食与结直肠癌风险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基于542,778名女性的大型队列数据,随访时间长达16.6年,记录了12,251例新发结直肠癌病例。研究发现,在97种饮食因素中,有17种与结直肠癌风险显著相关,其中钙的摄入量与结直肠癌风险呈显著负相关。
钙摄入量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
研究显示,每日钙摄入量每增加300毫克,结直肠癌风险可降低17%。这一发现与此前多项研究结果相呼应。2018年发表在《Gut》杂志的一项研究也指出,总体钙摄入与结直肠癌风险呈负相关(P=0.01;≥1200mg/d vs<600mg/d:多变量风险比[HR],0.75;95% 置信区间[CI],0.60~0.95)。
钙降低结直肠癌风险的机制可能涉及多个方面。例如,钙能够在肠道中与胆汁酸和游离脂肪酸结合,减少这些物质的潜在致癌作用,同时有助于降低肠道通透性、保护肠道黏膜免受损伤。此外,钙还可能直接作用于结肠组织,促进结肠上皮细胞分化、增强细胞凋亡、减少DNA氧化损伤,并降低KRAS突变的发生率。
牛奶:重要的钙质来源
牛奶是日常饮食中重要的钙质来源。研究发现,乳制品的保护作用实际上是由钙摄入所主使。在调整乳制品摄入后,钙摄入仍显著降低结直肠癌风险;而调整钙摄入后,乳制品的保护作用则显著减弱。这表明,无论饮食中的钙来源于乳制品还是非乳制品,其保护作用没有差异。
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牛奶在预防结直肠癌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牛奶中的乳清蛋白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癌潜力。乳清蛋白占牛奶蛋白质总量的20%左右,其中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和乳铁蛋白是主要成分。这些成分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可以作为靶向传递治疗剂或抗癌药物的有效载体,甚至可直接作为癌预防的活性物质。
实用建议:如何通过饮食预防结直肠癌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实用建议:
增加钙摄入量: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1000-1200毫克。除了牛奶,其他富含钙的食物还包括酸奶、奶酪、绿叶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坚果和豆类。
适量饮用牛奶:研究显示,每日牛奶摄入量每增加200克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40%相关(RR=0.60,95%CI:0.46-0.74)。但需要注意的是,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乳制品。
均衡饮食:除了钙和乳制品,研究还发现维生素B2、镁、磷、钾、谷物早餐、水果、全麦、碳水化合物、纤维、糖(包括天然糖和添加糖)、叶酸、维生素C等都与降低结直肠癌风险有关。
限制酒精和红肉摄入:研究显示,每日酒精摄入量每增加20克,结直肠癌风险增加15%;每日红肉或加工肉类摄入量每增加30克,结直肠癌风险增加8%。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2022年新增病例近200万例。其发病率在高收入国家偏高,而在非洲和南亚等低收入地区较低。移民研究表明,当人们搬迁至高发地区后,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可能在十几年内迅速改变其结直肠癌风险。这凸显了饮食等生活方式因素对结直肠癌发生的关键影响。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钙摄入,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正如牛津大学研究团队所建议的那样,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饮食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尤其是在不同人群中钙摄入量的最佳范围。针对乳糖不耐受或乳制品摄入量较低的地区,明确其他膳食来源钙的保护作用也将是重要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