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在香港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华文化在香港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kwl.org/article/27611-%e4%b8%ad%e8%8f%af%e6%96%87%e5%8c%96%e5%9c%a8%e9%a6%99%e6%b8%af%e7%9a%84%e5%82%b3%e6%89%bf-%e9%9d%9e%e7%89%a9%e8%b3%aa%e6%96%87%e5%8c%96%e9%81%ba%e7%94%a2/?variant=zh-cn
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经历著蓬勃发展的过程。经过香港非遗咨询委员会的调查,目前共有480项非遗项目立案。首批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的10项项目,包括:粤剧、凉茶、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大坑舞火龙、古琴艺术、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黄大仙信俗。其中,粤剧是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的,已于2009年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项目的保护与推广对于香港传统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
至今,香港非遗名录已经正式刊宪了20项。除前面所述的10项非遗项目立案,2016年非遗委员会又推荐了10项进入香港非遗名录,包括:南音、宗族春秋二祭、香港天后诞、中秋节—薄扶林舞火龙、正一道士传统、食盆、港式奶茶制作技艺、扎作技艺、香港中式长衫和裙褂制作技艺、戏棚搭建技艺。其中香港天后诞和香港中式长衫制作技艺于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此外,与传统宗教有关的非遗项目在香港也得到了重视。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来看,香港新界地区保留了宗族风俗习惯,这些习俗有助于维系各宗族之间的人际关系,保持了和谐稳定。祭祀作为一项重要仪式,不仅有助于维系族群纽带,也成为香港非遗的重要项目之一。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为香港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随着社会的稳定发展,人们对于文化传统的认同与重视也在逐渐增加。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及对非遗保护的重视,进一步推动了香港的文化传承。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尊重,不仅为香港市民提供了文化自信,也为香港的文化融合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热门推荐
一份简明的78张塔罗牌带图解析(2025版)
高血压患者的科学锻炼指南:快走or慢跑?
计算机图形学入门18:阴影映射
3D模型优化10个最佳实践
从《哪吒闹海》到《哪吒2》:国漫崛起的四十年征程
增强情绪复原力,做情绪的主人
认知行为治疗技术:重塑思维,改变人生
如何陪伴患有焦虑症的家人:理解、支持与共鸣
如何与焦虑症患者相处?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所有夫妻关系变坏,都是从这5件“小事”开始的,现在知道还不晚~
当代年轻人被催婚:压力与应对之道
十二星座职场生存指南:你的星座如何影响工作?
从懦弱到欺骗:谢永强的婚姻危机
谢永强变“油腻大叔”引热议,贺树峰:生活比形象更重要
重庆发布2024版恶性肿瘤筛查指南:25种高发癌症预警信号全解析
为健康转!7种常见癌症的筛查方法
华大基因发布2024年中国结直肠癌认知现状报告:筛查参与率仅20.45%
《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发布!附全文
高血压患者饮食需“盐”把关
解决停车难、提升公交运力,暑期北京重点景区周边交通整体提升
北京颐和园全攻略(北京颐和园开箱评测)
解析《封神演义》道教服饰:一字巾、扇云冠、鱼尾冠及白鹤绛绡衣
“K-POP,对全球实体唱片产业的增长做出很大贡献”
形容词与动词的完美搭配:提升语言表达的艺术
赵四的“笨拙”艺术:从抽搐舞步到直播带货
刘小光演绎赵四:从质疑到经典,一个东北农民的喜与悲
赵四爆红短视频:从乡村爱情到网红顶流
主观音乐与客观音乐,音乐节奏对应画面剪辑,视听上的平衡和融合
谢广坤扮演者唐鉴军:女儿吐槽、公司失信,现实比剧情更戏剧
谢广坤又双叒叕智斗刘能!这次谁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