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清肠三法+11个健肠操,让你肠道更健康!
中医清肠三法+11个健肠操,让你肠道更健康!
肠道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但现代人由于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原因,肠道问题日益严重。从口气重、皮肤问题到消化不良,很多健康隐患都与肠道状况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保持肠道通畅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中医清肠的三大方法,以及11个简单有效的健肠操。
中医清肠三法
运动清肠法
运动是促进肠道蠕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中医推荐在全身运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腰腹部的拉伸和扭转。比如弯腰深俯、走猫步等动作,都能有效刺激肠道。此外,腹式呼吸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吸气时小腹缓缓鼓起,呼气时小腹慢慢收回,通过腹部的起伏增加肠道运动。仰卧起坐也是增强腹肌力量、提高排便功能的有效方法。
按摩清肠法
中医讲究经络穴位的调理,腹部按摩是最常用的清肠方法。具体操作是:将双手搓热后置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72圈。同时可以配合按摩天枢穴(肚脐左右两侧各三横指处),用食指和中指在呼气时按压,吸气时放松,每次10次为一组,可做2-3组。
饮食清肠法
中医强调“饮食有节”,合理的饮食调理对清肠至关重要。建议早晨5点到7点之间饮用200毫升左右的淡盐水,这个时段是大肠经气血最为旺盛的时候。此外,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可以用赤小豆煮水或熬粥。醋泡黑豆配蜂蜜,每天食用3-6颗也有助于清肠。还可以使用一些药食两用的中药如鸡内金、铁棍山药、莱菔子煮水代茶饮用。
11个健肠操详解
拍掌:调整呼吸,运用腹式深呼吸的方法。用腹部呼吸法,吸腹部胀,吐腹部收。同时双手拍掌,刺激手掌有助加速血液循环。(2个八拍)
手肘碰膝盖:提膝与手肘轻碰,对腹部施压,促进肠内空气移动帮组排气,防止胃中的气体堆积,并协助直肠的收缩放松,让排便能有更规律的周期。(2个八拍,2个小拍一下)
转腰:两腿分开,张开双手并抬起,顺时针转腰2圈,逆时针转腰2圈(2个八拍,1个八拍一下)。通过摆腰动作促进肠道蠕动,全身血液循环,强化消化器官供血水平,帮助消化吸收。
顺时针腹部推按:以打圈手势在腹部推按,位置途径关元穴、天枢穴、水分穴,刺激穴位有效将宿便和毒素排除体外,减轻肚胀情况。配合大幅度的弯腰动作,促进将多余气体排除体外。
原地转圈:双手转圈,双脚踏步自转圈(2个八拍,4个小拍一下)。上肢关节和全身肌肉不断运动,保持全身血液循环流畅,从而消除上肢、胸背部因在工作中固定姿势而造成的局部机体疲劳和心里疲劳。
转手对嘴(2个八拍):脚步不动,转动上身。扭转姿势——让消化器官更加活跃,针对腰部进行局部塑身运动,促进肠胃蠕动改善肠道消化功能。
手弯腰:双手屈肘平肩并握拳,以手肘为中心于胸前交替轮转。上身左转,腰背直挺,从腰部弯曲,膝盖保持笔直。上身右转重复上述动作。(2个八拍,1个八拍一下)弯腰是血液向四肢集中,扭动四肢加强末端血液循环,同时膝盖保持笔直,可锻炼腹肌和大腿肌肉紧致,促进肠道肌张力。
扭腰:站立,大动作拉伸要不并将其转动一圈(2个八拍,1个小拍一下)。支转动腹部,可训练腹斜肌,并挤压按摩结肠大肠,以帮助大便成形,排出。
张手,顶收腹:双手打开吸气仰胸,含胸拔背吐气(2个八拍,4拍一下)。胸部的一张一收,由于横膈膜的张缩,是腹腔和肝脏受到时紧时松的腹压作用,对输送血液和促进肝脏机能活动很有帮助。同时有疏通经络、宽胸顺气作用。
点脚:拉伸腰间腹斜肌,同时进逼腹部,持续锻炼腹部区域(2个八拍,1拍一下)。动作虽简单,还需要坚持才能一直保持肠道健康。
张手(爱自己,爱肠道):伸展腰部、活动筋骨、放松脊柱。呼吁大小朋友爱护自己,关注自己的肠道。
日常饮食调理
除了运动和按摩,合理的饮食习惯也是保持肠道健康的关键。春季是调理肠道的好时节,可以多吃春韭、春笋、春蕨这“三春”清肠菜。春韭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春笋低脂高纤,能延缓脂肪吸收;春蕨则有清热解毒、润肠下气的作用。
此外,大山楂丸也是不错的助消化选择。它由山楂、神曲、麦芽三味药组成,能促进油腻食物的消化,但需要注意的是,胃酸分泌过多者不宜服用,哺乳期妇女也需谨慎。
结语
肠道健康需要综合调理,运动、按摩和饮食三者缺一不可。建议大家每天坚持做健肠操,配合中医清肠三法,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肠道保持健康状态,远离便秘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