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代筷子禁忌知多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代筷子禁忌知多少?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30913A003N900
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221471
3.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abb5f0b7813cfddcd8c774e9
4.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0919239
5.
https://www.sohu.com/a/453894788_120388781
6.
https://www.sohu.com/a/554349740_120270729
7.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8260706
8.
https://m.sohu.com/a/524933638_121124566/?pvid=000115_3w_a
9.
https://www.gov.cn/ztzl/2005-10/27/content_85275.htm
10.
https://www.hkedcity.net/eworks/zh-hant/detail?work_id=5d3db744779821f83e1cee27
11.
https://www.nippon.com/cn/japan-data/h01362/
12.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4%BD%BF%E7%94%A8%E7%AD%B7%E5%AD%90%E7%A6%81%E5%BF%8C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筷子不仅是日常饮食的必备工具,更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然而,在使用筷子时,有许多讲究和禁忌,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寻古代筷子禁忌背后的故事。

01

筷子使用中的“十二大忌”

在古代,筷子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范,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十二大忌”。这些禁忌不仅关乎用餐礼仪,更折射出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礼让谦和的优良传统。

一忌“三长两短”

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中,将筷子长短不齐地放在桌子上是大不吉利的。这种做法被称为“三长两短”,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死亡。因为古人认为人死后需要装进棺材,而棺材由前后两块短木板和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组成,正好是“三长两短”的结构。

二忌“仙人指路”

用餐时,如果将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极其不礼貌的。在北京等北方地区,这种手势被视为“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用食指指向他人,带有指责和轻蔑的意味,与当众辱骂他人无异。

三忌“品箸留声”

将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来回嘬并发出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极其不礼貌。这种做法不仅不卫生,还会干扰他人的用餐体验,是缺乏家教的表现。

四忌“击盏敲盅”

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的象征。在过去,只有乞丐才会用筷子敲打饭碗,配合哀求的声音以引起路人的注意。因此,在餐桌上敲击餐具被视为极其下贱的行为。

五忌“执箸巡城”

手持筷子在餐桌上四处巡找,不知从何处下筷,这种行为被视为缺乏修养。这种目中无人的态度会令人生厌,是餐桌上的大忌。

六忌“迷箸刨坟”

与“执箸巡城”类似,用筷子在菜盘里不断扒拉寻找,这种行为如同盗墓刨坟,同样是缺乏教养的表现,会令人生厌。

七忌“泪箸遗珠”

用筷子夹菜时,如果手法不稳导致菜汤滴落在其他菜或桌子上,这种行为被视为严重失礼。这种不细致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八忌“颠倒乾坤”

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不被尊重。这种饥不择食的行为,甚至不顾及个人形象,是绝对不允许的。

九忌“定海神针”

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种行为是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在西方文化中,这种行为相当于当众伸出中指,是绝对不允许的。

十忌“当众上香”

帮别人盛饭时,如果将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这种做法是不被接受的。因为在传统习俗中,为逝者上香时才会这样做,把筷子插在碗里无异于给死人上香,是大不敬的行为。

十一忌“交叉十字”

用餐时将筷子随意交叉放在桌上,这种做法是不被允许的。在北京等北方地区,这种做法被视为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如同学生作业本上被打叉,是不被他人接受的。此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犯错画供时才会打叉。

十二忌“落地惊神”

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种行为被视为严重失礼。因为古人认为祖先长眠于地下,不应被打扰,筷子落地就如同惊动了地下的祖先,是大不孝的行为。但有一种补救方法:在地上画一个十字(先东西后南北),同时嘴里说“我该死”,以示道歉。

02

筷子禁忌背后的文化密码

这些看似繁琐的筷子禁忌,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不仅仅是餐桌上的行为规范,更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精神。

数字的象征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数字往往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比如“三”常与离别或哀伤相关联,因此“三长两短”被视为不吉利。而“五”则象征着不完整,因此要避免使用五根筷子。

礼仪文化的体现

筷子的使用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礼让谦和的优良传统。比如“食不语”、“毋固获”等餐桌礼仪,展现了古人对用餐环境的重视和对他人的尊重。

迷信与禁忌

一些筷子禁忌源于古老的迷信观念。比如将筷子插在饭中被视为不吉利,因为这与祭祀活动中的烧香行为相似。这些禁忌反映了古人对神秘力量的敬畏之心。

03

筷子文化的历史传承

筷子的使用历史可追溯到商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筷子不仅是一种餐具,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智慧的结晶

筷子的发明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巧妙地运用了杠杆原理,既能夹、挑、拌、扒,又能翻、拨、涮,功能多样且使用灵活。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称赞筷子是“高妙绝伦”的发明。

文化的传承

筷子的使用规范和禁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文化精神。从俭朴、明礼的家教,到和谐、团结的民族精神,都在一双小小的筷子中得到了体现。

国际影响

筷子文化不仅在中国盛行,还传播到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象征。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筷子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全世界。

04

结语:传承与创新

在现代社会,虽然一些传统的筷子禁忌已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礼仪规范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了解这些禁忌,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良好的修养和尊重。

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一个在中餐场合优雅使用筷子的人,离开餐桌的时候,他成为君子的概率是极高的。”让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筷子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