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集市上的糖画体验,春节新宠儿!
非遗集市上的糖画体验,春节新宠儿!
春节期间,上海各大古镇和商圈纷纷推出非遗集市,其中糖画体验成为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在金山廊下与浙江平湖广陈联合举办的“古镇过大年”活动中,糖画DIY摊位前总是围满了跃跃欲试的小朋友。只见糖画师傅手持一勺热腾腾的糖浆,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就呈现在眼前。小朋友们小心翼翼地接过糖画,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糖画的历史渊源
糖画这门传统技艺,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据清代小说家褚人获的《坚瓠补集》记载,明朝时期人们用糖制作各种动物和人物形象作为祭祀用品。到了清代,糖画技艺更加成熟,题材也日益丰富,成为广受欢迎的民俗艺术。2008年,糖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糖画的制作技艺
糖画的制作过程堪称一绝。艺人们仅用一勺一铲,以糖为墨,以石板为纸,快速而精准地勾勒出各种图案。制作时需要一气呵成,不能间断,因为糖浆冷却后会迅速凝固。这种技法与连笔画有异曲同工之妙,每笔之间不能间断,必须按照设计好的笔顺,一气呵成。
非遗集市上的糖画体验
在青浦徐泾的蟠龙天地,一场以“巳物影・江南年”为主题的新春活动正在火热进行。糖画摊位前,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师傅手中的糖勺,只见缕缕糖丝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转瞬之间,一条活灵活现的金鱼就跃然石板之上。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兴奋地说:“这种传统手工艺活动,不仅让孩子体验了动手的乐趣,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糖画的传承与创新
在奉贤区青村镇的青溪古镇老街上,糖画艺人正在尝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除了传统的龙凤、寿桃等吉祥图案,还能看到卡通人物、动漫形象等新颖题材。这种创新不仅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也让糖画这门古老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结语
糖画不仅是一种甜蜜的美食,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个春节,非遗集市上的糖画体验让传统技艺走进了现代生活,让市民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如一位参与者所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静下心来体验一项传统手工艺,真的是一种难得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