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MARCH研究新发现:阿卡波糖在糖尿病治疗中展现独特优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MARCH研究新发现:阿卡波糖在糖尿病治疗中展现独特优势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7
来源
1.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6b0834e4ea
2.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20548a6d0df156e4c7f05c42665c24c5
3.
http://api.yiboshi.com/news/showNews?id=11839&date=20210702&type=0&typeId=0
4.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7127f5767121e0ae67a037ec0f87cc7e
5.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e474f4175a5821fa6d05b07230bbd27b
6.
http://www.cn-healthcare.com/api/third/article/547428
7.
https://www.bjhanmi.com.cn/handler/mobile-NewDetail?todo=mediaview&id=25223

最新研究显示,阿卡波糖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特别是在改善餐后血糖和体重管理方面。这一发现为进一步优化糖尿病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

01

研究背景与目的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最新数据,全球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3%(约4.63亿人),预计到2045年将增至10.9%(约7亿人)。在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从2007年的9.7%上升至2013年的10.9%,新诊断糖尿病患者比例居高不下。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学者开展了一项重要研究——MARCH研究,旨在比较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这两种常用降糖药物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02

研究设计与主要发现

MARCH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非劣效性随机对照试验,由中国11个研究中心共同参与。研究共纳入738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阿卡波糖治疗(每日三次,每次100mg),另一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每日一次,每次1500mg)。所有患者均完成为期24周的治疗。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PG)、体重变化等指标。

研究结果显示:

  •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在降低HbA1c方面效果相当
  • 二甲双胍在降低空腹血糖方面效果更优
  • 阿卡波糖在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方面表现更佳
  • 阿卡波糖组患者的体重减轻幅度显著大于二甲双胍组
03

最新进展:阿卡波糖对腹部肥胖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发现,阿卡波糖在改善腹部肥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研究采用腰高比(WHtR)作为腹部肥胖的评估指标,发现:

  • 两组患者的WHtR均显著降低,其中阿卡波糖组降低幅度更大
  • 女性患者对阿卡波糖的减重效果更为明显
  • 阿卡波糖通过提高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来改善腹部肥胖

研究还发现,基线GLP-1水平较低的患者在接受阿卡波糖治疗后,WHtR改善更为显著。这提示GLP-1水平可能成为预测阿卡波糖疗效的重要指标。

04

临床意义与未来展望

MARCH研究及其后续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阿卡波糖不仅在控制餐后血糖方面具有优势,还能有效改善腹部肥胖,这为伴有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治疗选择。

未来,随着对阿卡波糖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开发出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这一发现也为糖尿病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强调了在降糖治疗的同时关注体重和心血管风险的重要性。


图1:MARCH研究设计示意图


图2: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24周后主要指标变化


图3:不同ΔWHtR组患者服用阿卡波糖后从基线到第24周主要终点变化


图4:不同ΔWHtR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从基线到第24周主要终点变化


图5:与高ΔWHtR相关的基线因素


图6:高ΔWHtR与GLP-1改变的关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