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妈妈们可从这几个指标观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妈妈们可从这几个指标观察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kangxinlu.com/ysglkx/muying/yeejv.html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宝宝有没有吃饱。一听到宝宝哭,很多妈妈就会下意识将乳房或奶瓶往宝宝嘴里塞。尤其亲喂妈妈看不到宝宝究竟喝了多少母乳,承受的压力可能会比习惯瓶喂的妈妈还要大。有些妈妈甚至因此患上了产后忧郁症,过度担心宝宝没吃饱。

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呢?可以从以下几个简单的指标来观察:

观察吞咽时的动作

有些妈妈对于奶水量斤斤计较,甚至会把母乳挤到奶瓶里来计算毫升数。但一般来说,正常新生儿的胃容量不大,少量多餐是很正常的现象。且初乳的分泌量并不多,不须过于强求,只要顺利喝到母奶,通常都不会饿到宝宝。

若欲以简单的方法辨识,不妨先观察宝宝喉咙和下巴的动作。当宝宝准备喝奶时,一开始的动作特征是下巴动得急促,才有助于刺激乳房分泌奶水。但这个阶段尚未喝到母奶;接着,下巴动作会逐渐变得又慢又稳,偶尔还会停顿。待宝宝准备将母乳吞入食道时,下巴动作就会暂停,接着就会看到宝宝的喉咙上下活动。

如果宝宝没有正确含住乳头,喝奶时嘴巴可能会出现「啧啧」声,代表未确实喝到母奶。

根据体重成长指标判断

如果宝宝一直出现舔嘴唇、嘴巴不自觉吸吮及寻找乳房等动作,甚至喝完奶后没多久就开始大哭,且每餐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就连体重增加的速度也非常缓慢,代表宝宝可能真的没吃饱。

若妈妈发现宝宝出生后第一周体重下降超过7%~20%,或是两周后仍比出生时的体重轻,就必须多加注意宝宝的母乳摄取量。

以下是宝宝出生后的体重参考说明:

  • 出生当天:宝宝刚出生的5天内,会因食量小及脱水等问题而减轻7%~10%的体重,不代表没有成长,只是此时的生长进程会碰到这些状况,属于正常现象。
  • 出生第2周:在出生7~14天之间,宝宝的体重就会以每天20~30克的速度逐渐增加,到了满月时,大多都可以比出生体重再多出500~1,000克。而亲喂宝宝在新生儿阶段可能会比瓶喂宝宝的体重略轻,但若哺喂顺利,体重都可追上,甚至超前。
  • 4个月大:宝宝出生4个月大时,体重大约可达出生时的2倍,一次奶量约为120~150c.c.,是体重成长较快的时期。
  • 4~6个月:体重增加开始变得缓慢,加上4个月大后有些宝宝会出现厌奶情形,可能每个月增加400~600克不等;且若搭配食用副食品,一餐奶量大约为150~180c.c.。
  • 6个月后:此时宝宝的体重成长会再更慢一点,一周大约只增加60~120克,平均一个月仅增加240~480克。
  • 满1岁:此阶段宝宝吃的食物和成人几乎无异,妈妈较不需担心亲喂时看不到宝宝喝下去的奶量,可直接由三餐食量来观察,此时正常体重应为出生时的3倍。

从排泄看出端倪

宝宝若未喝够母乳,一天小便的次数可能会少于6次,且尿液颜色为深黄色,味道颇重。虽然出生后4、5天仍会解出黑色或墨绿色胎便,但基本上到了6、7天时就会逐渐变成黄色。若出生后一周仍排出深色粪便,也是新生儿没吃饱的征兆。

下方为新生儿哺乳与排泄参考表,供妈妈做为简便的参考依据。

宝宝喝多久才会饱

每个宝宝的奶量与喝奶速度都不一样,并无标准答案。但从临床平均来看,宝宝从喝到母奶开始算起,大约10~20分钟后就可喝到一餐奶量的九成之多。

需要训练宝宝养成固定的喝奶时间吗

妈妈不需特别帮宝宝训练固定的喝奶时间,因宝宝的奶量和饿的时间点其实都很平均。且太坚持在某个时间点喂宝宝喝奶,只会徒增自己的压力。万一宝宝突然这餐吃较少、下一餐吃很多,或是很快就想吃下一餐,妈妈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疑虑。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碰到这种状况时,妈妈应顺其自然,才不至于慌了手脚。

宝宝若吃不饱可以喝水吗

有些妈妈觉得母奶怎么挤就是不够,甚至挤出一滴滴的「草莓奶」,情急之下,就会想让宝宝喝水,使宝宝不至于空腹。但让宝宝喝水其实是不正确的做法。

如果妈妈无法顺利挤奶或因其他不可抗力之因素而无法让宝宝喝母奶,应暂时改用配方奶或向母乳库申请。毕竟水分没有营养与热量,对这个阶段应该要快速成长的宝宝来说,无法达到实质帮助。且一旦宝宝胃部空间被水占满,可能会降低喝母乳的意愿。若宝宝喝母乳的频率降低,妈妈的母乳分泌量也会逐渐变少,如此一来又会提高泌乳的难度,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一岁前的宝宝肾脏仍未发展成熟,若无法及时排出多余水分,加上婴儿时期的饮食较缺乏盐分,将容易因低血钠造成危险。

宝宝厌奶怎么办

A出生4~6个月后,有些宝宝会碰到厌奶期。这段期间爸爸妈妈不妨将奶量减少,搭配增加喂奶的次数,有时宝宝又会自然而然恢复食欲。家长带着宝宝到户外游玩,消耗体力,也有助于提升宝宝的喝奶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期也是宝宝可以开始接触副食品的阶段。当宝宝迈入厌奶期时,就代表可以给予他一些新的饮食体验。台湾儿科医学会及美国医学会皆建议,宝宝吃副食品的时机不应早于4个月大,也尽量不要晚于6个月大。

不过,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皆不同,并非迈入4个月大时就一定要马上吃副食品。当宝宝出现以下特征时,就可给予米麦精或果泥这类简单的副食品:

  • 能够自己抬头及起身坐好
  • 体重至少大于出生时的2倍
  • 口水分泌比以往多
  • 嘴巴开始出现类似咀嚼的动作
  • 眼睛甚至会东张西望,对成人手上拿的食物感到好奇

注意事项

每个宝宝的奶量不同,欲知道自己的宝宝一餐应喝多少奶量,可由一个简单的方法来粗略计算,为「体重(kg)x150(c.c.)÷餐次=一餐的奶量」,举例来说,新生儿体重若为3.2公斤,一天喝8次奶,算式为「3.2x150÷8=60」,代表一餐的奶量约为60c.c.。

不过这个公式有时反而会为家长带来迷思,若无法让宝宝喝到该有的毫升数,有些妈妈的情绪就会变得较负面,尤其是习惯亲喂的妈妈,因为看不到宝宝喝下去的奶量,焦急的心情又更为强烈。喂多少母奶并非最大的重点,宝宝是否真的有吃饱,将会反映在身高及体重,不须斤斤计较一餐的奶量,这些公式及平均数字仅供参考用途,亲喂妈妈平时只要多喂几次即可,如果宝宝不想喝就代表还不饿,也不必特别勉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