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佛牙、菩提树和佛陀脚印的秘密
斯里兰卡:佛牙、菩提树和佛陀脚印的秘密
斯里兰卡,被誉为“楞伽佛国”,拥有2300多年的佛教历史。这里不仅保存着珍贵的佛牙舍利,还有一棵2300多岁的菩提树,以及传说中的佛陀脚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信徒前来朝拜这些神圣的佛教遗迹。
佛牙舍利:从印度到斯里兰卡的传奇之旅
公元371年,Danta王子和Hemamali公主肩负着一项神圣的使命,他们将佛牙舍利从印度带到斯里兰卡。据传,Hemamali公主将佛牙舍利藏在发饰中,两人装扮成婆罗门,从恒河河口的多摩梨帝国出发,最终在斯里兰卡的兰卡帕塔纳登陆。
当这对皇室夫妇抵达斯里兰卡时,锡兰国王Kirti Sri Megavanna得知消息后欣喜若狂,亲自迎接并崇敬地接过了佛牙舍利。他在皇宫内建造了一座美丽的宫殿供奉圣物,并下令每年举行盛大的仪式朝拜。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外敌入侵,王朝几经迁徙,从阿努拉德普勒到波隆纳鲁沃,再到丹巴德尼耶,每次迁都都会在新首都建造新的宫殿供奉佛牙舍利。最终,佛牙舍利被安置在康提的佛牙寺,至今仍在那里供人朝拜。
菩提树:2300年的生命传奇
在斯里兰卡中央省的阿努拉达普拉,有一棵被誉为“大圣树”的菩提树,这棵树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菩提树之一。这棵高约20米的参天大树,主干挺拔,树冠如伞,为前来朝拜的人们遮风挡雨。
菩提树,学名Ficus religiosa,属于桑科常绿乔木。其树干光滑,叶子呈三角状,尖端细长,开小白花,果实近球形。树干富含乳浆,可提取硬性橡胶汁。“菩提”一词源自梵语,意为“觉悟”。
这棵“大圣树”的来历颇为传奇。公元前247年,印度阿育王派遣其长子摩晒陀罗汉将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当时,蒂萨国王的一位公主希望出家为尼,阿育王得知后,派遣女儿僧伽密多携带菩提树分枝作为礼物前往斯里兰卡。
僧伽密多长老尼一行人将菩提树分枝装在一个高22.8厘米的金色瓶中,乘坐装饰华丽的船只前往斯里兰卡。蒂萨国王亲自迎接,并举行了盛大的植树仪式。为了保护这棵圣树,国王派遣武士日夜守护,并亲自在附近营房中守护了三天。
如今,这棵古老的菩提树虽然需要铁柱支撑,但仍枝繁叶茂,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前来朝拜。斯里兰卡全岛约有10,000多个寺庙,每个寺庙院中都种植着菩提树,无不受到人们的崇拜。
佛陀脚印:多宗教共尊的圣迹
在斯里兰卡的“宝石山”(Holy Sri Pada),有一处令众多宗教信徒景仰的圣迹——佛陀脚印。据传,这处脚印是佛陀在8世纪后访问斯里兰卡时留下的。虽然脚印的形状并不完全符合人类脚印的比例,但这更增添了其神秘色彩。
这座山不仅对佛教徒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被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徒视为圣地。历史上,多位斯里兰卡国王如Vijaya I和Panditha Parakramabahu II都曾亲自前来朝圣。此外,穆斯林旅行家Ibn Batuta、中国旅行家法显和英国考古学家H.C.P. Bell等外国游客也记录了这座山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佛教传说中,佛陀脚印不仅是佛陀曾经到访的证明,更被视为佛陀智慧与觉悟的象征。这些脚印通常呈圆形或印章状,前脚印代表佛陀前世的故事,后脚印则象征其觉醒和教导。脚印上装饰着莲花、宝石、鱼和犍陀罗花等象征物,每个细节都蕴含着佛教的核心教义。
斯里兰卡的这三件佛教圣物,不仅见证了佛教在斯里兰卡的传播与发展,更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它们不仅是信徒们心灵的寄托,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