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武当山考古新发现:揭秘回龙观遗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武当山考古新发现:揭秘回龙观遗址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402369803_120550067
2.
https://www.sohu.com/a/356781145_644538
3.
http://hb.china.com.cn/2020-06/15/content_41186296.htm
4.
https://m-www.hbkgy.com/gzkg/p/10483.html
5.
http://www.hb.chinanews.com.cn/news/2024/1231/413162.html
6.
http://wlt.hubei.gov.cn/bmdt/ztzl/lszt/sjwhyc/sjyzcd/wdsgjzq/201911/t20191121_1366117.shtml
7.
http://zbsy.syiptv.com/article/show/180818
8.
https://m.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popular-archaeology_thesis/0201273653919.html

2019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武当山回龙观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明代皇家道教建筑的精湛工艺,更为研究武当山古建筑群提供了重要依据。

01

回龙观遗址:武当山九宫八观之一

回龙观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元和观村7组,坐落在玉虚宫东南方向西南—东北走向的好汉坡坡顶上。作为武当山著名的“九宫八观”之一,回龙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初期。

据史料记载,回龙观始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由明成祖朱棣敕建。观内原建有玄帝殿宇、龙虎殿、山门、廊庑、方丈、道房、仓库等14间建筑。明世宗朱厚熜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对回龙观进行了维修和扩建。清代至20世纪90年代,一直有道众和百姓在观内居住。1994年,回龙观随同武当山古建筑群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02

考古发掘揭示明代建筑工艺

经考古发掘显示,回龙观遗址由坐北朝南的三进院落及一进西跨院组成,观外存在道路、道塔等相关遗存。遗址内发现有山门、宫墙、金水桥、阴阳池、大殿、龙虎殿、方丈房、道塔等遗迹,遗址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44平方米。

此次考古发掘的最大亮点在于,考古工作者通过分析建筑台明的叠压打破关系,以及出土建筑构件的工艺、材料成分,并结合文献资料记载,首次区分出了武当山地区明永乐年间(1403—1424)与嘉靖年间(1522—1566)官式建筑台明工艺以及部分建筑构件的不同之处。这一发现对于后续整体研究武当山古建筑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03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宋、元均有规模建筑,明永乐年间进行12年的大规模营建,嘉靖年间又增修扩建,形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的古建筑群体系。1994年12月,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含遗产点49处。2006年5月,武当山建筑群被整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含古建筑及建筑遗址66处。现存古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各类珍贵文物7149件。

近年来,武当山特区持续加强古建筑群的保护管理,推进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通过实施武当山第三、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武当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设置了界碑、界桩、保护标志和说明简介。同时,累计投入16亿元完成遇真宫、五龙宫、太和宫等40余处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进一步提升了文物安全设防水平。

回龙观遗址的考古发现,不仅丰富了武当山古建筑群的文化内涵,也为研究明代皇家道教建筑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工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脉络,以及皇家建筑的规制特点。这一发现对于推动武当山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