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杨果笔下的闭月羞花:从外貌到神韵的完美诠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杨果笔下的闭月羞花:从外貌到神韵的完美诠释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8F%E6%A1%83%E7%BA%A2%C2%B7%E9%87%87%E8%8E%B2%E5%A5%B3/7869316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A8%E6%9E%9C/34719
3.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533d56108ea9.aspx
4.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2a0ac462dd7f.aspx
5.
https://m.gushiwen.cn/shiwens/default.aspx?astr=%E6%9D%A8%E6%9E%9C
6.
https://www.gushiwen.cn/gushiwen_d553ad6fd8.aspx
7.
http://www.bhwh.gov.cn/home/content/detail/id/32701.html
8.
https://www.gushici.net/t/10/10115/

“闭月羞花”这个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王子一的《误入桃源》:“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它由两个典故组成:闭月,指的是貂蝉;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这两个典故共同描绘了中国古代美女的绝世容颜。

在元代诗人杨果的《小桃红·采莲女》中,“闭月羞花”被用来形容采莲女的美貌,展现了这位元代文学家对女性美的独特理解。

01

杨果笔下的“闭月羞花”

杨果的《小桃红·采莲女》是一组描写采莲女生活和爱情的散曲,共三首。其中第一首最为著名:

采莲船上采莲娇,新月凌波小。记得相逢对花酌,那妖娆,殢人一笑千金少。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不恁也魂消。

在这首曲子中,“闭月羞花”与“沉鱼落雁”并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象链。从字面上看,这四个成语分别形容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貂蝉、杨贵妃、西施和昭君。但在这里,它们被用来形容采莲女的美貌,展现了这位女子惊人的美丽。

02

“闭月羞花”的文学意象

“闭月羞花”这一意象在古代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出现在诗词中,还被广泛运用于戏曲、小说等文学形式。这一意象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女性美的理想化追求。

在杨果的笔下,“闭月羞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他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外貌描写上,而是通过“殢人一笑千金少”这样的细节,展现了采莲女的神韵和气质。这种描写方式,使得“闭月羞花”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成语,而是成为了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03

杨果的文学特色

杨果的散曲作品以咏自然风光为主,曲辞华美,富于文采。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价其曲“如花柳芳妍”。在《小桃红·采莲女》中,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塑造了一个美丽、多情的采莲女形象。

“闭月羞花”这一意象,在杨果的笔下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它不仅展现了采莲女的外在美,更体现了她的内在气质。这种内外兼修的描写,使得杨果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04

结语

“闭月羞花”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意象,经过无数文人的演绎,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杨果在《小桃红·采莲女》中对这一意象的运用,不仅展现了采莲女的美貌,更体现了他对女性美的独特理解。这种理解,超越了简单的外貌描写,触及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得“闭月羞花”这一意象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