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少林》:一首经典电影主题曲的艺术解析
《少林,少林》:一首经典电影主题曲的艺术解析
《少林,少林》是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由著名音乐家王立平作词作曲,于1982年首次发行。这首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成为了中国电影音乐的经典之作。
创作背景与基本信息
1979年12月,鉴于王立平曾经为电影纪录片《红旗渠》作曲、配音,香港中原(银都)电影制作公司找到王立平,请他为在河南拍摄的电影《少林寺》创作主题曲和插曲。王立平接受创作影片音乐的工作后,半个月就写出了主题歌《少林,少林》。创作期间,为了体验生活,他还去少林寺探过班。
歌曲艺术特色
《少林,少林》采用了男声四重唱的形式,这种演唱方式不仅展现了少林寺的庄重和敬仰之情,还通过丰富的和声效果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四重唱的演唱者分别是王炳志、赵高潮、杜瑞安和戴建明,他们的声音和谐统一,层次分明,营造出一种雄浑而深沉的音乐氛围。
歌曲的旋律活泼舒展,节奏刚劲雄健,情绪雄壮昂扬。在歌曲的结尾,三次重复“少林”这个光荣的名字,音调由强渐弱,随着影片的结束,人物和故事仿佛又消失在历史之中,而英雄的歌声还在人们耳畔回荡。
电影中的运用
作为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少林,少林》在影片中的运用堪称经典。在片头,活泼而雄壮的歌声伴随着少林寺的壮丽画面,引出了一段波澜起伏的动人故事。在影片的结尾,当旁白说到:“少林寺功夫名扬天下,广及四海时”,这首歌曲再度响起,影片在歌声中结束。片头片尾的歌曲都是以画外音出现的。但在片头却仿若少林英雄一边在歌唱,一边走进故事;而片尾则仿佛是在感受了这动人的故事之后,创作者和观众们给予少林英雄热情的颂扬。
社会影响与获奖记录
《少林,少林》不仅在电影中大放异彩,更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2年10月,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政府修筑了《少林寺》电影音乐碑,音乐碑的西侧刻着《少林,少林》的词曲和王立平的简介。2003年9月,王立平受邀为该音乐碑揭幕,时任登封市市长陈松林为王立平颁发了“登封市荣誉市民”证书。
2019年12月,在“歌声唱响中国”——最美城市音乐名片全国征集推选活动中,《少林,少林》荣获最美城市音乐名片优秀歌曲奖。此外,这首歌还多次在重要场合演出,如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
翻唱版本
《少林,少林》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被多位歌手翻唱。1993年4月10日,郁钧剑发行了翻唱版本,收录于专辑《金瓶似的小山》。2003年10月24日,郑绪岚和天音组合也推出了翻唱版本,收录于专辑《满山的红叶》。
《少林,少林》作为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成为了中国电影音乐的经典之作。这首歌不仅展现了少林寺的庄重和敬仰之情,更通过男声四重唱的形式,展现了中国音乐艺术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