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居易与诸葛亮的“责躬省过”:从《贺雨》到《前出师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居易与诸葛亮的“责躬省过”:从《贺雨》到《前出师表》

引用
百度
6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4%BA%E9%9B%A8/854837
2.
http://www.gdep.edu.cn/mksxy/info/1081/2675.htm
3.
http://m.zhishishu.top/Article/index/fa698e4e-4c58-49e3-8d32-2c6ded62d984
4.
https://m.fx361.com/news/2013/0815/11503688.html
5.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10/05-25/2301809.shtml
6.
http://ab.newdu.com/a/201608/31/805.html

“责躬省过”这一成语,出自《孔丛子·连丛子》,意指自我批评、查找不足。在古代文人中,白居易和诸葛亮都以其深刻的自省精神而著称。白居易的《贺雨》和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更是集中体现了这种精神。

01

白居易的《贺雨》:以诗言志,展现帝王自省

白居易的《贺雨》创作于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当时正值大旱。诗中详细描述了唐宪宗面对旱灾时的自省和行动:

“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遂下罪己诏,殷勤告万邦。”

宪宗不仅下诏自责,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豁免江淮赋税、释放宫女、赈济饥民、宽减刑罚。这些举措最终感动上天,带来了及时雨。白居易在诗中写道:

“诏下才七日,和气生冲融。凝为悠悠云,散作习习风。昼夜三日雨,凄凄复蒙蒙。”

这场及时雨不仅缓解了旱情,更体现了君王“责躬省过”的精神。白居易通过这首诗,既歌颂了皇帝的仁政,也传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02

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以表陈情,彰显忠贞自省

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作于建兴五年(公元227年),正值蜀汉准备北伐之际。表文开篇就点明了当时危急存亡的形势: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诸葛亮没有推卸责任,而是主动揽责,表示要完成先帝遗志。他不仅提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更以身作则,承诺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在表文的最后,诸葛亮更是表达了自己对北伐成功的决心和对失败的担当: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这种勇于承担责任、时刻自省的精神,正是“责躬省过”的最好诠释。

03

“责躬省过”精神的现代启示

白居易和诸葛亮的事例,为我们展示了“责躬省过”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白居易通过诗歌,展现了君王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省;诸葛亮则通过表文,体现了臣子在国家大事上的担当。

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都应该勇于自我反省,主动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最终克服困难。

“责躬省过”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它提醒我们,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要从自身寻找原因,积极改进,而不是推卸责任或抱怨他人。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