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第一医院主办耳石症诊疗技术新进展学术会议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主办耳石症诊疗技术新进展学术会议
近日,由西北大学第一医院主办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诊疗技术新进展学术会议在西安市临潼区人民医院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省内多位权威专家,通过理论讲授和实操课程,深入探讨了耳石症诊疗技术的最新进展。
会议开幕式由西安市临潼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田晓卫主持,西安市临潼区人民医院院长许伟龙、西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聂书伟分别致辞。许伟龙院长表示,此次会议是医院推动区域医疗水平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耳石症的诊疗能力。聂书伟副院长则强调了眩晕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并期待通过此次会议促进医院间的深度合作。
会议期间,多位专家围绕耳石症的诊疗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们分别就《眩晕专业化发展在基层医院的探索与思考》《前庭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复杂眼震BPPV应对策略及处理技巧》《BPPV的指南解读》等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这些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多个层面,为参会者提供了全面的学术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特别设置了实操环节。西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眩晕医技团队带来了《耳石症检查及操作》课程,通过模拟真实临床情境,手把手指导参会人员掌握耳石症的诊断和治疗技巧。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深受参会者好评。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疾病。其主要特点是与头位变动有关的短暂性眩晕,通常持续几秒到几十秒,多在躺下、起床或翻身时发作。据统计,该病的年发病率约为1.6%,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且多见于40-60岁人群。尽管耳石症的发作具有自限性,但其频繁复发和残留症状(如头晕、站立不稳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耳石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自1992年Epley复位法问世以来,该技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疾病复杂性和个体差异,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近年来,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如李进让设计的“李氏复位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推进眩晕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通过推广先进的诊疗技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让更多的眩晕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
此次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省内医疗同仁的学术交流,更为推动耳石症诊疗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