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伞公司的秘密:《生化危机》背景揭秘
保护伞公司的秘密:《生化危机》背景揭秘
在《生化危机》系列游戏中,保护伞公司(Umbrella Corporation)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组织。这家表面上看似普通的制药公司,实则隐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秘密。从19世纪末的病毒发现,到20世纪末的生化危机,保护伞公司的历史充满了恐怖与阴谋。
公司创立:始于一次偶然的发现
故事要追溯到1960年,声名显赫的亚希福特家族第六代家主爱德华·亚希福特(Edward Ashford)和年轻贵族奥斯威尔·E·斯宾塞(Oswell E Spencer)在非洲古迪帕亚遗迹内的菊科植物“太阳阶梯”中发现了一种神秘的古代病毒。这种病毒能使生物体基因变异,失去意识,并且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抵抗力。鉴于这种病毒的奇异特征,两人决定研究这种病毒,并命名为“始祖病毒”。
1968年,爱德华·亚希福特、奥斯威尔·E·斯宾塞和詹姆斯·马库斯(James Marcus)三人共同创立了保护伞公司。公司表面是一家财力雄厚、等级森严的制药公司,实则在暗中进行病毒的研究和开发。由于找不到稳定病毒的方法,爱德华·亚希福特逐渐忽略打理公司业务,大权逐渐落到斯宾塞手中。
T病毒:致命的生化武器
1977年9月19日,保护伞公司在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董事詹姆斯·马库斯通过将始祖病毒与水蛭DNA结合,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病毒——T病毒(取自Tyrant暴君的第一个字母)。这种病毒具有惊人的特性:它能够强化并重新组合生物遗传因子,使感染者获得惊人的耐力与生命力。然而,这种病毒也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大多数生物在感染后大脑皮层部分坏死,智力严重下降,变得无法控制。
T病毒的研发初衷是开发新型生物兵器。虽然病毒带来的智力衰退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但其强化生物体的能力引起了军方的极大兴趣。保护伞公司开始秘密制造各种生物兵器,包括地狱犬(Cerberus)、海王星(Neptune)、猎食者(Hunter)、舔食者(Licker)、暴君(Tyrant)等。
浣熊市事件:失控的灾难
199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了浣熊市的平静。5月,阿克雷山区的保护伞研究所发生大规模的病毒外泄意外。同时,在保护伞的废弃物专用处理场中,也发生废弃物堆积量超过处理量上限,使某些未经处理的废弃物外泄。9月,T病毒经由老鼠传播流出,浣熊市媒体开始报导“吃人病”。此时浣熊市的饮用水也遭病毒污染,导致T病毒散布到整个浣熊市。
随着病毒迅速蔓延,整个城市陷入混乱。警察、市民纷纷变成丧失理智的丧尸,四处攻击幸存者。在这场灾难中,一些勇敢的人们展开了求生之旅。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里昂·斯科特·肯尼迪(Leon S. Kennedy)和克莱尔·雷德菲尔德(Claire Redfield)。他们不仅要面对成群的丧尸,还要应对保护伞公司派出的特殊部队的追捕。
公司覆灭:正义的审判
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生化危机,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1998年9月,美国联邦政府决定以核弹毁灭浣熊市,彻底解决生化病毒流出的问题。这一决定虽然阻止了病毒的进一步扩散,但也导致保护伞公司股价严重下滑,最终在《生化危机4》的故事开始前宣布倒闭。
然而,保护伞公司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浣熊市事件15年后,神秘组织“家族”(Family)的成员美国首席国家安全顾问德瑞克·C·西蒙(Derek C Simmons)和卡拉·拉达梅丝(Carla Radames)研发C病毒,并在伊多尼亚共和国(Edonia Republic)、美国高橡树市(Tall Oaks)和中国兰祥市(Lanshiang)发动生化恐怖攻击,从此保护伞成功复苏,名为生化恐怖组织“新·保护伞”(Neo-Umbrella),由卡拉领导。但最后以失败告终。
保护伞公司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恐怖与阴谋的传奇。从最初的制药公司,到秘密研发生化武器的邪恶组织,再到最终的覆灭与重生,这个组织的命运始终与《生化危机》系列的剧情紧密相连。通过了解保护伞公司的历史,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游戏中的每一个惊心动魄的情节,也能深刻认识到生化武器研发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