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和白鹤滩水电站:清洁能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三峡大坝和白鹤滩水电站:清洁能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三峡大坝和白鹤滩水电站作为世界级的大型水电工程,不仅在能源供应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还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供就业机会以及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巨型水电工程不仅是国家重大工程,更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巨型水电站的能源贡献
三峡大坝和白鹤滩水电站都是世界领先的水电工程,它们的发电能力对区域乃至全国的电力供应都具有重要影响。
三峡大坝总装机容量达到22.5吉瓦(GW),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燃烧0.319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年直接减排二氧化碳0.858亿吨。2020年,三峡大坝全年累计发电量更是达到了1118亿千瓦时,创造了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的世界纪录。
白鹤滩水电站紧随其后,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624.43亿千瓦时。电站主体工程于2017年全面开工建设,2022年12月20日,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长江上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白鹤滩水电站的电力主要送往江苏和浙江两省,为长三角经济发展提供了澎湃新动力。
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
三峡大坝和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不仅带来了能源供应的改善,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
三峡大坝的建设过程中修建了大量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同时,三峡大坝还改善了当地水利条件,提高了防洪能力,保护了周边地区的安全。
白鹤滩水电站作为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不仅改善了电力输送能力,还通过库容优势为下游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四座梯级电站提供水量支持。白鹤滩水电站预留防洪库容75亿立方米,相当于525个杭州西湖,是长江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业机会的创造与增收
三峡大坝和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期间,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三峡大坝建设期间,不仅直接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增长和技术进步。同时,三峡大坝的建设还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三峡大坝景区每年吸引了数百万中外游客,创造了旅游收入和就业岗位。
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期间,也带动了当地就业。以凉山州宁南县为例,当地通过开展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创业帮扶等方式,帮助移民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就业增收。据统计,宁南、会东两县组织1444名白鹤滩水电移民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帮助移民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力。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三峡大坝和白鹤滩水电站不仅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还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点,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三峡大坝旅游区自2014年9月25日开始对中国游客免收门票,此后十年共接待2200万游客。免票后的首个10月,三峡大坝接待游客43.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5%。2014年、2015年,三峡大坝旅游区连续两年“井喷”,年游客接待量均突破200万人。
白鹤滩水电站也带动了周边旅游业发展,春节期间游客量大增。以巧家县大寨镇海口社区为例,春节期间游客络绎不绝,当地的小吃和农特产品销售火爆。许多原本从事传统农业的村民,纷纷转行投身旅游服务业,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
结语
三峡大坝和白鹤滩水电站作为世界级的清洁能源项目,不仅在能源供应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还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供就业机会以及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巨型水电工程不仅是国家重大工程,更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长江经济带的持续发展,这两个水电站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