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控:让设施黄瓜种植更安全环保
绿色防控:让设施黄瓜种植更安全环保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加,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方式已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农药残留超标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还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防控,顾名思义,是一种采用无公害或低公害方法控制污染和病害的环保策略。其核心理念是在处理环境问题时,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方式,以达到最小化环境影响的目的。这种方法强调防治结合、综合管理,注重利用生物学、生态学原理来对抗污染和病害。
在设施黄瓜种植中,绿色防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设施环境相对封闭、温湿度较高,黄瓜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如霜霉病、白粉病、蚜虫等。传统的化学防治虽然见效快,但存在诸多隐患,如残留危害、抗药性、生态破坏等。因此,绿色防控技术成为保障设施黄瓜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具体来说,设施黄瓜的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例如,释放瓢虫来捕食蚜虫,使用白僵菌防治白粉虱等。
物理防治:通过设置黄板、蓝板等诱杀害虫,或使用防虫网阻止害虫进入设施内。
农业措施:采用轮作、嫁接等栽培技术,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例如,将黄瓜嫁接到南瓜砧木上,可以有效预防土传病害。
生态调控:通过改善设施内的生态环境,如合理调控温湿度、增加光照等,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
这些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不仅有效控制了病虫害,还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该地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了蔬菜产业的提质增效。据统计,浏阳市蔬菜种植面积达63.85万亩,总产量140万吨,总产值13.5亿元。通过集成轻简化栽培、减肥节药生态高效等新技术,化肥使用量减少了35%,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达到20%以上。同时,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使得蔬菜品质大幅提升,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目前,浏阳的叶类、瓜果类蔬菜供给总量占本地市场的90%,占长沙市场的60%以上。
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06年以来,我国提出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新理念,开启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新征程。2011年,农业部印发《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见》,随后将绿色防控作为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实施农药和化肥“双减行动”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新理念,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强化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有力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2019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7部(委、局)联合印发《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实施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行动,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县,推动整县推进绿色防控工作。在新发展理念和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和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到2019年底,我国绿色防控应用面积超过8亿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超过37%,为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绿色防控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受资金保障不足、生产经营规模小、技术要求高、前期投入大等因素的影响,绿色防控主要依靠项目推动、以示范展示为主的状况难以突破,进一步发展遇到瓶颈。新颁布实施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充分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落实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新要求,坚持绿色防控原则,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病虫害绿色防控将迎来大发展的春天。
可以预见,在政策引导和科技创新的双重驱动下,绿色防控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还将推动我国农业向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正如专家所言,绿色防控不仅是环保措施,更是一种全球性的发展趋势,将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