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马寨镇的千年古迹:常庙城址揭秘
郑州马寨镇的千年古迹:常庙城址揭秘
在河南省郑州市西南10公里的二七区马寨镇常庙村周围,有一处历经2000多年沧桑的古城遗址——常庙城址。这处战国时期的城址,虽然历经岁月侵蚀,但其部分城墙仍存于地面,向世人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考古发现揭示古城规模
常庙城址的考古发现令人惊叹。据考古资料显示,这座古城的城墙规模宏大,北城墙长344米,西半部城基尚存,厚1米,存宽10—20米;南城墙长280米,城基全在,厚1—3米,宽40米;东城墙长1448米,中北部存一段城面城墙,南部存一段城基,厚2—4米,存宽20米;西城墙长1264米,南北两端城基存在,厚2—4米,宽20—40米。
更令人兴奋的是,常庙城址分为制陶区与城基两部分。在常庙村与下田河村之间,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战国时期的陶窑、仓窖,并出土了数以千计的战国陶文。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展示了当时制陶工艺的发达,更为研究战国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线索。
文化价值彰显历史意义
常庙城址的发现,为郑州地区战国时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出土文物和城址结构的分析,考古学家们得以一窥战国时期郑国的军事防御体系和城市布局。同时,大量战国陶文的发现,也为研究当时的文字使用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参考。
古城遗址的现状与保护
如今的常庙城址,虽然部分城墙仍存于地面,但整体保存状况不容乐观。解放初期,城的北墙、东墙、南墙依然存在,底宽10余米,顶宽5米,高约4米。然而,上世纪七十年代,城墙残遭推毁,仅存东城墙一部。这一历史遗迹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
作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常庙城址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不仅见证了战国时期郑州地区的辉煌历史,更是研究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然而,这座千年古城址正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双重挑战。
常庙城址所在的马寨镇,如今已发展成为郑州市二七区的重要工业基地。镇内有工业企业314家,其中规模以上79家,综合商店或超市超过20个。京广高铁、郑少高速及郑州地铁6号线等现代交通设施贯穿境内,为这座古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常庙城址作为郑州地区重要的战国时期遗址,其保护工作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常庙城址不仅是考古学家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更是我们了解战国时期郑州地区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它见证了郑州地区从战国时期至今的发展历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这座千年古城址,让它继续诉说着郑州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