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智能骨科新突破!国产手术机器人项目启动
华西医院智能骨科新突破!国产手术机器人项目启动
4月2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传来重磅消息:该院正式成立数字骨科工程中心,并启动《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项目。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华西医院在智能骨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更为我国医疗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重磅项目启动,聚焦国产机器人安全与效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需求快速增长。据统计,2022年全国关节置换手术量已突破百万例,且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机器人辅助手术因其更高效、精准的优势,逐渐成为医疗领域关注的焦点。
《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项目应运而生。作为牵头单位,华西医院将基于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大规模、真实世界的研究,全面评估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的临床表现。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宁指出,该项目的启动将为我国医疗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为国内骨科机器人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同时,这也是探索医疗智能化发展新思路的重要尝试。
华西医院智能骨科布局提速
为推动智能骨科发展,华西医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医院引进了知名大数据人工智能科学家、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李康,为智能骨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医院还成立了数字骨科工程中心,目前装备和人员已全部到位。
在人才培养方面,华西医院启动了“人工智能+”新医科系列教材编写工作。由骨科主任周宗科教授和李康教授联合主编的《骨科学与工学融合创新教程》已进入实质性编写阶段。该教材将重点探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国产手术机器人: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专家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周宗科教授指出,目前国产机器人存在五大挑战:手术渗透率不足、装机数量少、缺乏有效数据支持、精准度待提升、费用问题等。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李想副主任医师认为,手术机器人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手术,在复杂病例中只能解决60%-70%的难题。但他同时也表示,通过医工企联合研发,下一代智能手术机器人有望突破这些局限。
未来展望:智能骨科发展前景广阔
面对挑战,专家们普遍看好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伟滨主任认为,近年来国产手术机器人研发单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只要继续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智能化和精准度,国产机器人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华西医院骨科副主任闵理教授表示,通过医工企深度合作,加强临床应用安全评价体系的建设,国产手术机器人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智能骨科将为患者带来更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