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创客联盟”高收益拉新APP的投资骗局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创客联盟”高收益拉新APP的投资骗局揭秘

引用
中华网
11
来源
1.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0908/47180137.html
2.
https://www.sohu.com/a/833559958_120804909
3.
http://www.yuexiu.gov.cn/tzyx/xyyx/xygg/xyfxts/content/post_9874736.html
4.
https://jtgl.beijing.gov.cn/jgj/lszt/659722/10897626/10897874/index.html
5.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09/20634172.html
6.
https://m.66law.cn/laws/648440.aspx
7.
https://m.sunlawyers.com/casetype24511.html
8.
http://www.csrc.gov.cn/hubei/c105452/c7451163/content.shtml
9.
http://gat.gxzf.gov.cn/jwzx/gayw/t18679800.shtml
10.
http://www.jiangmen.gov.cn/bmpd/jmsmzj/zwgk/gzdt/content/post_2913149.html
11.
https://m.66law.cn/laws/3386714.aspx

近日,一款名为“创客联盟”的App拉新项目引发广泛关注。该项目宣称每天保底收益600至1000元,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加盟。然而,实际情况却与宣传大相径庭,不少投资者在投入资金后发现收益远低于预期,个人信息还面临泄露风险。

01

从600元到159.5元:一个投资者的被骗经历

林涛是在短视频平台上偶然看到“创客联盟”App拉新项目的广告的。在与项目方简单交流后,他被邀请进入一个内部直播间。在主播的详细介绍和承诺下,林涛心动了。

“主播当时保证说一个月可以挣2万多元,一个月就能把加盟费挣回来,一个月挣不回,差多少补多少。”林涛回忆道。在对方的保证下,他先交了100元定金,随后又支付了26800元的加盟费,并与对方签订了一份《技术服务协议》。

然而,当他开始实际操作时,却发现情况与宣传严重不符。“后台一共能看到200多款App,其中银行卡类、证券类的App就有180多款,简单注册类的基本没有,即便是实名注册类的大部分任务的收益也只有8—10元。”林涛表示。

更令人担忧的是,自从开始做任务后,林涛的手机就开始频繁接到诈骗电话。“加盟之前没什么虚拟号码给我打电话,没人知道我的号码,自从开始做任务后,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虚拟号码都知道我是谁。”林涛说。

眼见实际收益与前期的宣传内容严重不符,林涛向公司提出了退款申请,但对方直接表示不退款,且并没有说明理由。

02

骗局揭秘:虚假宣传与过度承诺

针对林涛反映的问题,记者联系了推出该项目的公司。公司负责市场的一名魏姓经理表示,“800多款App指的是我们后台总的数据,但这800多款是阶段性更新的,维持在平台上的App可能有300款左右。我们基本上一周至少更新一次,一次更新15款左右,客户后台能看到的App数量基本维持在300款左右。”

对于每单任务收益平均在20—30元且每天保底收益600—1000元的说法,魏经理解释:“我们的每个任务收益有高也有低,不是固定的,要根据市场进行调节,是一个平均价格。我们有各种类型的任务,把各种类型的任务结合起来,平均每个任务能有20—30元的收入,这么算下来,每天应该会有600—1000元的收入,如果客户只想做他认为简单的任务,那他们肯定达不到这样一个收益。”

03

专家提醒:高收益背后的风险

“有些App拉新项目平台在法律上是合法的,大家可以进行投资参与其中。但是在某些项目运营上,也存在一些可能含有欺诈、诈骗的情况。”北京市盈科(济南)律师事务所公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路一林律师介绍,通常表现为虚假宣传、欺诈行为。

如何判定这个投资项目是否存在欺诈行为,路一林告诉记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如果公司确实存在故意隐瞒应当告知的真实情况却没有告知,受欺诈人因公司的欺诈行为陷入错误判断,则认为欺诈行为与错误判断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受欺诈人是基于错误判断作出决定,如果满足了这几个条件,则投资项目涉嫌欺诈行为。”

面对高利诱惑的投资项目,投资者应如何防止被骗?路一林给出了几点方法,“一方面要看企业是否取得营业执照,此外,还要关注对方的宣传内容,看看是否有‘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类似的介绍,如果有就需要特别谨慎。”路一林告诉记者,在投资前还要考虑项目是否符合市场规律,“比如说有些产品的收益率特别高,这可能就不符合市场规律。”此外,路一林提醒,投资前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是否具备相应的抗风险能力,投资不能超出自己的经济实力。

04

维权之路:法律途径是关键

遭遇网络诈骗后,受害者应该如何维权?专家建议,首先应该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提供详细的受骗经过、涉及的金额以及诈骗手段等信息。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及时报案有助于警方展开调查,大大提高追回损失的可能性。

在报案的同时,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维权途径。律师可以帮助你评估案件的采取法律途径维权的可行性,指导你应该采取的下一步行动,例如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律师还能协助你收集证据,提供法律意见,以确保你在法律程序中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此外,受害者还可以向相关监管机构投诉。根据中国的《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商有义务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对于违法行为应该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通过向监管机构投诉,可以促使网络服务提供商采取措施,防范类似的诈骗行为,保护更多用户免受侵害。

在进行法律维权的过程中,收集充分的证据是关键。保留与诈骗有关的所有通讯记录、转账凭证、交易截图等信息,这些都将成为案件审理的有力支持。同时,及时备份手机和电脑上的相关数据,以防止证据丢失或被篡改。

05

防范提示:理性投资是关键

面对各类投资理财项目,投资者需要保持理性,谨慎对待高收益承诺。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参考:

  1. 审查企业资质:确认企业是否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

  2. 警惕虚假宣传:对“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宣传保持高度警惕,这些往往是诈骗的典型话术。

  3. 评估市场规律:收益率过高的产品往往不符合市场规律,需要格外谨慎。

  4. 量力而行:投资前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要超出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5. 保护个人信息:在参与任何投资项目前,都要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避免泄露。

  6. 多方求证:在做出投资决定前,多向专业人士咨询,听取不同意见。

  7. 保留证据:在投资过程中,保留所有相关通讯记录、合同、转账凭证等,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证据。

  8. 及时止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投资,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在数字化时代,各类投资理财项目层出不穷,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风险。投资者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更要注重风险防范,保持理性投资心态,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