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岭村:从贫困到富裕的农业奇迹
董岭村:从贫困到富裕的农业奇迹
董岭村位于西安市蓝田县小寨镇,曾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李田利的带领下,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环境治理、群众参与及改革创新等措施,董岭村实现了从“山上绿色果园、山下旅游休闲”的发展目标。如今,董岭村不仅成为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还通过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建立核桃加工厂、发展民宿经济、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产业,实现了村民收入大幅增长,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
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变
董岭村地处蓝田县小寨镇,属秦岭北麓典型的浅山丘陵地貌。该村有3个村民小组,172户630人。曾经的董岭村,没有优质农地,缺乏集体产业,土地里的营收仅够果腹。在绵延山地里的董岭村,曾掩藏着许多村民世代贫困的宿命。
20世纪90年代,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的李田利希望能改变村子的现状,毅然从收入稳定的国企回到家乡,挑起了村委会主任的担子。他带领乡亲们栽过苹果树,种过中药材,养过猪。然而,由于没找对符合村实际的发展路子,乡亲们没有赚到钱。
毗邻西安市区的地理位置,让董岭村9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也让董岭村成了“空心村”。
改革创新的探索
直到2010年,董岭村迎来了转机。原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对该村土壤检测后,发现董岭村是核桃优生区。这再一次点燃了李田利的希望。抱着尝试的心态,李田利带领大家开始种植核桃树。从1亩、10亩、500亩到2100亩全覆盖,董岭村成为蓝田县第一个“无粮村”,2015年农户人均纯收入9800元。同年,董岭核桃专业合作社、核桃加工厂成立,全村167户农户入股,年收益高达400余万元。
随着白鹿原影视城落成开放及环山路修通,吸引了大量游客。乘着影视城发展的东风,董岭村决定实行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然而,“挨家挨户去协商,一户不同意,全村弄不成”的难题摆在董岭村人面前。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实现农民增收。一家一户没办法发展壮大产业,需要进行改革的先试先行。”李田利说的这项改革是对“三变”改革的尝试——土地经营权比例化股份制改革。
土地经营权比例化股份制改革,借鉴了国有企业划分国有股、企业股和企业全员持股的经验及城镇住房公积金改革的做法,将农村土地产权按集体占51%、村民占49%的比例分配后再市场化流转。李田利说,51%的股权作为本金以“滚雪球”的方式实现增值。这其中,31%以公积金的形式由集体存入第三方银行,享有股权的村民可以以此抵押贷款,也可以自行脱离集体时取出;10%作为村级公益金,解决失地失业农民(临时返贫)的生存、就业、养老、环卫、妇幼等保障项目;剩下的10%用作管理费,用于村级组织村务支出。
李田利坦言,这种分红模式盘活了全村闲置资源,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更为重要的是,保留了一部分资金用于民生保障,确保贫困户生活有兜底保障。
为了推动土地股份合作,董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在李田利的带动下,村干部带头,一些核桃种植大户纷纷加入,很快,所有农户都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把自己的核桃地交给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经营,实现了“三变”改革的第一步——资源变资产。
接着,李田利带领村委会一班人着手对集体经济清产核资。随后,董岭村对户籍在村上的村民进行“股东”资格界定,对符合成员资格的596个“股东”,以发放股权证的形式明确个人占有股份份额,并予以公示。
产业发展的突破
村民王春燕在2016年便拿到了股权证,从2017年第一次分红以来,她的本子上记录着每一年的分红。最近一次土地入股后的分红,人均410元,全家四口人拿到1640元。更让王春燕高兴的是,原本缺乏劳动力的家庭,现在可以把土地放心地交给合作社管理经营。“以前俺们自己种核桃,人都绑在土地上。现在不用操心种地,到年底跟着拿分红。腾下手,俺到附近白鹿原影视城打工,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家里还把一间房租给了影视城的工作人员,每个月租金还有300元钱。”
如今,董岭村仅剩余贫困户7户16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7.8%降低到2020年的1.13%。董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资产由2016年成立时的1074.9万元上升至2019年的3494.56万元,人均占有资产由18000元上升至58633元,集体资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为适应发展需求,在董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下,先后成立了5个子公司,同时开发了生态停车场、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特色产业,让村民们放开手脚发展第三产业。
依托毗邻白鹿原影视城的区位优势,村民们有些到影视城打工,有些将自家房屋出租,有些发展起农家乐和民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乡村振兴的示范
董岭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不仅体现在经济收入的增长上,更体现在村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如今的董岭村,苍翠的山林、宽阔的路面、精致的农舍吸引了不少游人,一派悠然宜人的田园风光。
董岭村的民宿经济也发展得如火如荼,村民们有的到影视城打工,有的将自家房屋出租,有的发展起农家乐和民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董岭村还大力发展避暑经济,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自然景观,吸引游客前来避暑纳凉。为迎接旅游旺季,不少民宿都早早准备好了泳圈、帐篷等装备,充分满足游客们的花样玩水需求。
董岭村还推出了“安且吉兮”大型夜游演艺活动,通过情景剧演出、古街集市等形式,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互动中,感受不一样的乡村夜生活。
董岭村的成功经验,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通过改革创新和产业多元化发展,这个曾经的贫困山村,已经蜕变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农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