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嫦娥四号揭秘南极-艾特肯盆地新奥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嫦娥四号揭秘南极-艾特肯盆地新奥秘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6%9E%81-%E8%89%BE%E7%89%B9%E8%82%AF%E7%9B%86%E5%9C%B0/23496310
2.
http://www.clep.org.cn/n5982341/c6810467/content.html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6%A5%B5-%E8%89%BE%E7%89%B9%E8%82%AF%E7%9B%86%E5%9C%B0
4.
http://www.news.cn/science/2023-04/11/c_1310709706.htm
5.
https://www.cnsa.gov.cn/n6758823/n6758838/c6810037/content.html
6.
https://www.cnsa.gov.cn/n6758824/n6759009/n6759040/n6759287/c6806380/content.html
7.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211037&Type=bkzyb&SubID=78247
8.
https://www.cnsa.gov.cn/n6758823/n6758838/c6810238/content.html

在遥远的月球背面,一个巨大的撞击坑静静地诉说着数十亿年前的宇宙故事。这个被称为南极-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简称SPA)的巨大撞击坑,直径约2500公里,深度达13公里,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撞击坑之一。它的存在,不仅让科学家们得以一窥月球深部的物质组成,更为揭示月球乃至整个太阳系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01

嫦娥四号的突破性发现

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着陆后,嫦娥四号搭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开始了它的探索之旅。通过分析月球车传回的数据,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令人兴奋的现象。

02

镁铁质异常:揭秘月球深部物质

研究团队在分析嫦娥四号的探测数据时发现,着陆区的石块及月壤中镁铁质矿物含量异常丰富,且以单斜辉石为主。这种矿物成分与快速冷却的岩浆系统一致,暗示着这些物质可能源自月球深部。

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它首次通过原位探测直接揭示了月球深部的物质组成。科学家们推测,南极-艾特肯盆地形成时的撞击很可能穿透了月壳,将深部物质暴露出来。这些富含镁铁质的物质,与从月球其他区域采集的样品以及月球陨石的化学特性都有所不同,为研究月球内部结构提供了宝贵线索。

03

地质结构:40米深度内的秘密

除了矿物成分的发现,嫦娥四号还揭示了月球背面地下结构的奥秘。通过测月雷达数据,科学家们构建了着陆区40米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剖面,发现了三个不同的地层单元:

  • 表层0-12米为细粒月壤层
  • 12-24米为碎石层
  • 24-40米为溅射物沉积和风化产物层

这些发现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月球撞击和火山活动历史的理解,为月球背面地质演化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

04

科学意义与未来展望

嫦娥四号在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发现,不仅揭示了月球深部物质的组成,还为我们理解月球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些数据表明,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形成可能是一次低角度撞击事件,而非典型的高速垂直撞击。这种撞击方式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盆地表面没有发现预期中的月幔物质。

这些发现对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例如,计划中的嫦娥六号任务将瞄准月球南极,执行月球背面的首次采样返回任务。而嫦娥四号的发现将为选择采样地点提供重要参考。

嫦娥四号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它不仅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更通过一系列科学发现,为人类认识月球开辟了新的视角。随着后续任务的推进,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探月工程将继续为人类探索宇宙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