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化产业博览会:特色文化产品闪耀长三角
昭通文化产业博览会:特色文化产品闪耀长三角
2023年11月,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昭通市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主题,精选8家企业100件作品参展,向世界展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文化瑰宝:昭通特色文化产品的魅力
在昭通展区,一件件精美的文化产品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鲁甸银源银器工艺品。这些银器采用传统手工技艺,融合现代设计理念,每一件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据参展商介绍,这些银器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还远销海外,成为传播昭通文化的重要载体。
另一大亮点是威信红色文创蜡染绘画。这些作品以昭通丰富的红色文化为素材,通过蜡染这一传统工艺手法,生动再现了长征精神和革命历史。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让这些作品成为展区的一大亮点。
此外,镇雄张海雕塑、大关曦之竹手工艺品、昭阳菊满堂黄菊花茶等特色产品也各具特色,展现了昭通文化产业的多样性。值得一提的是,昭通印象系列天麻、苹果、竹笋、魔芋等特色农产品也首次以文化产品的形式亮相,为展会增添了一抹亮色。
文化产业:昭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昭通市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已达2100余家,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3.97亿元,占GDP比重1.32%。
昭通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产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促进了就业和增收。以云南滇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培训400多人次,完成作品80多幅,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村妇女和残疾人就业。
创新驱动:昭通文化产业的未来之路
在本届长三角文博会上,昭通市不仅展示了传统手工艺品,还带来了不少创新产品。例如,云南光益商贸有限公司推出的银酒具、茶具和首饰,就采用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昭通市文产办负责人表示,未来,昭通将深入实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同时,还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文化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文化交流:昭通走向世界的桥梁
此次参展期间,昭通展区共接待观展8000人次,上海东方卫视、喜马拉雅等媒体对昭通馆进行了专题报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昭通向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绚丽的自然风光。
昭通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参加长三角文博会不仅是一次展示的机会,更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与长三角地区及其他参展企业的互动,昭通将进一步了解市场需求,提升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昭通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其文化影响力必将进一步扩大。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