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2024:经济总量破11.5万亿元,金融业创新融合加速
粤港澳大湾区2024:经济总量破11.5万亿元,金融业创新融合加速
近日发布的《2024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2024年,大湾区内地9市GDP总量突破11.5万亿元,占广东GDP近八成,经济总量已比肩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的东京湾区。
核心引擎持续发力
在大湾区城市群中,深圳以3.68万亿元的GDP总量稳居全国经济第三城,同比增长5.8%,增速领跑全省。深圳不仅在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达4.5万亿元,社消零总额突破1.06万亿元,固投规模超1.01万亿元,实现四个“万亿”目标。特别是在进出口方面,深圳以16.4%的增速重回全国外贸第一城,展现出强劲的外向型经济实力。
广州GDP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1万亿元,实现工业、投资、消费“三个万亿”目标。惠州GDP首次突破6000亿元,中山GDP突破400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金融业创新融合加速
在金融业融合发展方面,大湾区持续领跑全国。《大湾区跨境金融发展报告(2024)》显示,大湾区在跨境金融产品创新、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跨境理财通作为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的重要创新,截至2024年7月末,参与个人投资者已达12.11万人,办理资金跨境汇划金额835.37亿元。其中,港澳投资者5.09万人,内地投资者7.02万人,显示出两地居民对跨境金融产品的强烈需求。
在跨境金融创新方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推出多个首创性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横琴中行推出的跨境购房款结算便利化业务,通过外币和人民币双币种结算,大大节省了澳门居民购房资金结算的时间成本。横琴人寿推出的“横琴琴澳EASY MORE门急诊医疗险”,有效解决了澳门居民在横琴就医的保障问题。
新兴产业成新增长极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湾区新兴产业正在加速崛起。深圳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元,占GDP比重近45%,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
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8%,化工制造业增长8.7%,包装印刷业增长3.6%。惠州在石化产业方面取得突破,恒力石化PTA项目和埃克森美孚乙烯项目相继投产,推动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
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成绩斐然,但大湾区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部分城市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出现增速放缓,如广州、佛山、肇庆GDP增速分别为2.1%、1.3%和2.2%。外贸不确定因素增加,东莞等外向型城市面临更严峻考验。
展望2025年,大湾区各城市已明确发展目标。广州提出“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总体要求,东莞设定5%的经济增长目标,江门等城市也在积极布局新兴产业。随着“十四五”规划、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