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新晋地名保护:古城与古镇的魅力
郫都区新晋地名保护:古城与古镇的魅力
近日,成都市地名保护名录新增郫都区9个历史地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誉为成都历史上第一座都城的郫县古城,以及千年古镇唐昌镇。这两处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迹,不仅是古蜀文明的重要见证,更是现代人探寻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窗口。
郫县古城:成都平原上的第一座都城
郫县古城遗址位于郫都区三道堰镇古城村,是成都平原上发现的六座史前时期古城之一,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这座古城不仅是成都平原上最早的古城,也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被誉为“成都历史上第一座都城”。
古城遗址呈长方形,城墙采用“双向堆土,斜向拍夯”的方法修筑,城基宽10米,高2-5米,城内面积约26.66万平方米。考古发现显示,古城中部有一座550平方米的大型礼仪性建筑,这是宝墩文化中规格最高的遗迹之一,也是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
1996年至1999年,考古队对古城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陶片、石器等文物,其中一些文物的历史比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还要早1000多年。这些发现不仅为研究古蜀文明提供了重要线索,也让人们得以一窥4000年前古蜀先民的生活面貌。
唐昌古镇:千年古镇的古韵新风
唐昌古镇位于郫都区西北部,是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镇。古镇内现存川西民居3万余平方米,近50座保存完好的公馆,每一处都凝聚着历史的痕迹。
近年来,唐昌古镇启动了城市有机更新项目,以崇宁公园和翰林书院的保护性修缮为突破口,将历史建筑与现代功能巧妙结合。走进焕然一新的翰林书院,一进院落是古装造型文创商店和翰林咖啡,二进院落是拍照打卡地,三进院落则是茶肆,处处都透露着古韵与新趣的完美融合。
古镇还保留着崇槐里、梅花御井、古粮仓等历史遗迹,这些古迹与现代设施相得益彰,让游客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享受到现代的便利。古镇内还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国学研学、象棋比赛等,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地名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生动实践
2024年9月,四川省正式发布首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郫都区的崇宁文庙等8大类27个地名被列入保护名录。对这些历史地名的保护,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尊重,更是对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
根据相关政策,列入保护名录的地名原则上不得更名,未使用的地名也将按照有利于保护传承、地域就近、实名相符的原则优先启用。同时,相关部门还将对这些地名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通过设立纪念标识、立碑等方式加以保护,不断提升其文化影响力和美誉度。
郫县古城和唐昌古镇作为郫都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在以新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记忆。